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52294781111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孔子說:“就古聖先賢文化思想的掌握程度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吧。但是,身體力行君子之道,我還沒有證得(道)啊。”

    解構:文,就是本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之文,指古聖先賢的文化思想。“躬行君子”之“行”就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之行,是踐行,也即踐行君子之道。文與行,就是“聞道、行道”知行合一的過程,文與行的目標是“得”。也即:得道,證得“道”的本來真實面目或說自性本心。

    那麼具體來說,證得君子之道的人又有哪些表現呢?孔子曾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 孔子說自己尚未達到君子的這三條標準。為何?結合本章來看,孔子至少還有所憂的(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需要注意的是,最後一句,絕非孔子自謙,而是直心直言。很多註解家一遇到類似的話,為聖化孔子,就一廂情願的解釋說孔子是自謙。殊不知自謙過了頭,就成了虛偽。孔子明明教導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之為不知,是知也。”他無非是能經常返觀內照,自己知道自己處於何種修行境界,並如實的將這種境界講出來罷了,就好像做功過格或成長筆記一樣,哪來這麼多自謙呢?

    另外,老子說:“自知者明。”當自己體認到自己思想境界處於何種程度時,那一刻就已經超越了自己,這本身就是自我修行的過程。長此以往,就能證悟“道”的絕對真理或說明心見性了,孔子講此話,也無非是修行過程中對自心的如實客觀描述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跟聖誕節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