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艾伯史密斯

    答:地球上的物種,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每時每刻都在醞釀著生殖隔離,但是要分化出新的物種,一般需要數萬年甚至百萬年的時間。

    生物進化以物種為單位,不同物種之間會存在生殖隔離,在大自然中,地理隔離是加速生殖隔離的重要因素,形成生殖隔離的時間是很漫長的。

    一個物種因為地理因素導致基因交流中斷,在一邊的物種中,如果某個個體發生了基因突變,這個基因又具有優勢,就有可能在它的後代中保留下來。

    當地理隔離的同一物種,在基因差異上達到一定閾值,就有可能產生生殖隔離,當形成整個物種的生殖隔離時,我們就說新的物種產生了。然而在大自然中,新物種的產生是非常緩慢的,一般需要數萬年以上的時間。

    比如白犀牛是非洲的特有物種,又分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兩者外貌較為相似,但是在細節上有區別,比如南部白犀體型更長一些,體色要深一些;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的基因有很大區別,導致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目前南部白犀有近2萬頭,但是世界上最後一頭北部白犀“蘇丹”,於2018年3月19日死去,也宣佈北部白犀這個物種徹底滅絕。

    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只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比如生活在模里西斯的渡渡鳥,在人類發現後200年間,就被人類捕殺殆盡。

    目前每年都有動物被宣佈滅絕,滅絕速度超自然滅絕速度的百倍,而新物種的產生又是非常緩慢的,所以說地球生物圈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生物技術,是可以加速產生一些新物種的,這樣的物種只能在人類的庇佑下生存和繁殖,種群非常脆弱,比如一些特殊的寵物,還有人工利用基因突變技術選育的鴿子等等。

  • 2 # 科幻船塢

    想要數清楚地球上有多少物種,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從天上到地下,生活著數不清的物種,就連深海八千米之下都生活著奇特的生物,所以,對於地球總物種數量,只能給予一個估計值。

    生物分類學家們就是要將新發現的物種歸類到界、門、綱、目、科、屬、種對應的下面,方便生物學家們研究,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地球上大約存在770萬種動物、29.8萬種植物,至於那些微生物不在上述的統計之列,因為它們種類更多。

    那麼多的物種,真的感嘆地球的神奇,竟可以演化出如此繽紛的世界。

    每天都會有物種滅絕,也可能伴隨著新物種的誕生,這些我們沒法子去監測,因為還搞不清到底有多少物種,況且那些存在地下、海洋中的生物,都是人類難以考察的地方。

    為什麼很少聽過新物種誕生?

    因為即便我們發現了所謂的新物種,分類學家也只是正常的將它歸類,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需要研究。

    地球上的物種從哪裡來呢?

    這就要牽扯到地球生命起源的問題了,這裡簡單的以幾個字概括,生命起源於地球,萬物同源。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由於遺傳物質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於是生物的種類也呈現出了多樣性,物種的數量也逐漸增加,從古到今,在地球上曾經生存過的99%的物種都滅絕了,因為不適應環境。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侵刪

  • 3 # 科學閏土

    所有物種都一直在進化,即使變化不明顯。進化的變化一般用“代”來表達,由於人類的代際時間是20-30年,即使2百年裡只經歷了6-10代,所以變化非常緩慢,無法直接觀察。所以當想到一個新物種的誕生,通常會想象一個難以置信的緩慢,超過數百萬年的過程。但對於有的物種來說,進化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對於繁殖週期快的物種或者經歷劇烈變化環境選擇的種群,進化導致新物種誕生有時只需要幾十年。

    新物種進化誕生的經典方式被稱為異源性,即一個物種的種群進化成兩個不同的物種。進化是等位基因頻率隨世代的變化,如果屬於同一物種的不同群體之間被各種因素隔離不能自由繁殖,那麼不同群體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以不同的方式適應或利用不同的環境或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種群可能會變得非常不同,以至於即使把它們放在一起,也無法交配繁殖,這就形成了新的獨立物種。

    以下是近些年發現的一些新物種誕生過程的例子

    大約500年前葡萄牙人帶到馬德拉島上生活的少量歐洲鼠已經進化成至少6種不同的物種。馬德拉島是一個崎嶇的火山島,島上有很多岩石和懸崖相互孤立,如下圖,由於葡萄牙人在島上建立了許多不同小定居點,每個定居點都留有小群老鼠,老鼠被隔離在不同的區域,最初的物種歐洲鼠有40條染色體。1999年科學家捕獲的老鼠雖然看起來相似,但染色體數目從22-30條不等,它們都沒有丟失染色體DNA,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染色體融合在一起,所以現在這些老鼠只能與染色體數量相同的老鼠交配,使每一群老鼠成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人類活動也會導致物種的快速進化,並創造出新的物種,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倫敦地下蚊。這種蚊子在19世紀中葉倫敦地鐵被挖掘的時候從地上的庫蚊種群中分離出來的,後來適應了這個人為創造的倫敦地鐵系統的溫暖地下氣候環境,形成了一個地下種群。倫敦地下蚊子不能再與地面上的同類蚊子交配,當這兩個品種雜交時,卵子是不育的,表明存在生殖隔離,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新物種。倫敦地下蚊一年四季都繁殖,不耐寒,會咬老鼠和人類,而地面上的蚊子耐寒,冬天冬眠,主要叮咬鳥類。

    2017年science有文章報道,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在野外實時觀察到一個全新物種的進化,只花了兩代。一隻外來達爾文雀與一種本地物種的兩隻雌性交配,交配產生了後代。這些後代鳥和本地物種有不同的叫聲,喙和體型,這些都是雀用來吸引配偶的特徵,因此在繁殖方面,新雜交雀完全被隔離,為了生存必須與同類交配。

    新物種的形成大部分情況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由於人類活動,在過去的幾百年裡,物種滅絕的速度明顯加快,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物正開始經歷歷史上的第六次大滅絕事件。

  • 4 # 科學探索菌

    聽說往往不靠譜,自己不知道並不代表不存在。一般對生物不感興趣的,很少有人會關注這個,新聞上也不會報道。全球每年都會發現新物種,當某個物種比較奇特時,比較引人關注,新聞上才會報道一下。

    生物物種是人類根據地理隔離,生殖隔離,基因及形態特徵,親緣關係等人為劃分的。除了生物大滅絕等特殊時期,在地球上物種的滅絕與誕生都在持續不斷的發生。人類沒有發現,並不代表沒有新物種誕生,不然哪來的生物多樣性。

    化石證據顯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誕生於3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同一個祖先。起初地球上的生物物種並不多,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又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才形成了現在的生物多樣性。

    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存在物種滅絕與誕生,不過由於人類的生存擴張,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加速滅絕。比如著名的渡渡鳥,就是因為人類的濫捕濫殺才滅絕的。這其實很好理解,地球上每天都有人死亡及出生,本身就是一個自然迴圈的過程。

    生物的物種的誕生,除了自然形成外,現在還多了一種,也就是人工育種。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基因技術在已有物種的基礎上,通過改造基因,直接創造新物種。

  • 5 # 種植恆星

    先聊聊物種是怎麼誕生的,首先地球如果要誕生一個全新的物種,這個物種一定是在原有物種的基礎上,一步一步分化出來的,例如說我們常見的狗。

    那麼這個由狼到狗的過程告訴我們,新物種誕生的基礎是舊物種,而舊物種發展出新物種的關鍵,肯定和環境的影響脫不開關係。

    另外生命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往往需要無數次的迭代才能完成,所以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往往需要成千上萬年才能分化出來。

    最後還有我們人類,人類這個物種也是在舊物種的基礎上誕生出來的,大概在1200萬年之前,地球上有一種叫做森林古猿的物種,這個物種由於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逐步分化出類人猿以及人類。

    但這個分化的時間非常的漫長,科學家認為大概花了五六百萬年的時候,人類才從森林古猿的基礎上演化出來,所以進化不僅難,而且慢.....

  • 6 # 來看世界呀

    所以並不是沒有新物種產生,而是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無法在新物種產生的那一刻就立馬知道,並捉一些拿來研究。地球3000萬物種,基因數量很大並且複雜,只要生物繁衍就會出現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是產生新物種的基礎之一。

    進化論的觀點是正確的,達爾文當年就曾根據一種蘭花的形狀預言存在一種人類還沒有發現的蛾類昆蟲,果不其然在幾十年後這種物種真的被找到了。而現在更是被應用於農作物育種、藥物生產等領域,再次證明進化論的正確。

  • 7 # 我就是兔斯基

    據聯合國環境署釋出的報告稱,地球上一共有大約870萬種生物,其中陸地生物650萬種,海洋生物220萬種。然而科學家已經了解的生物大約為120萬種,而地球上的大約870萬種生物的這個數字是科學家經過相關研究估算出來的,並且這個數值的誤差在130萬左右,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可能有740萬到1000萬之間。

    不管地球上的物種數量究竟有多少,總之現在地球上的物種數量是十分驚人的。如果讓我們回到距今38億年前的地球,你可能只會找到一種生命形式。因為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誕生於距今38億年前。從那時候最簡單的生命發展到近千萬的生物物種,你能說沒有聽說過新物種的誕生嗎?

    圖示:地球生命演化史就是一個新物種不斷產生的過程

    地球的環境並不是一直對生命友好。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很多物種因為不適應環境的變化永遠的從地球上消失了。科學家發現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雖然導致這幾次大規模生物滅絕的災難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宇宙中的伽馬射線暴,有的是因為超級火山噴發或者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但是歸根到底就是這些災難引發了當時地球環境的突然惡化。一些物種無法適應這種急劇惡化的生存環境而滅絕。我們只有通過化石才知道它們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

    圖示:三葉蟲在地球上生存了將近3.2億年,但最終還是滅絕了

    而在大滅絕的災難中還是會有物種能夠存活下來的。這些物種為什麼能夠活下來?原因就在於它們適應能力比較強,能夠在急劇惡化的生存環境正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化。每次地球環境的變化都是相當漫長的。當地球上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活下來的物種的身體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它們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物種了,而是一個全新的物種。就這樣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適應新環境的全新物種就產生了。

    圖示:氣候環境惡化,部分適應環境的恐龍進化了鳥類

    舉幾個例子吧!距今3.77億年的地球還處於泥盆紀時期。泥盆紀時期成為魚類時代。那時候的魚類是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在泥盆紀晚期發生了地球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這就是泥盆紀大滅絕。據考證,泥盆紀大滅絕是由超級地幔柱噴發造成的,岩漿從地下湧入海洋,造成了海洋環境的急劇惡化。海洋中的大部分魚類因為無法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而滅亡了。大約有78%是海洋生物遭到了滅絕,其中包括當時的海洋霸主,體長11米的鄧氏魚。

    圖示:泥盆紀的海洋霸主鄧氏魚

    在這次海洋環境惡化的災難中一些魚類為了生存開始嘗試著離開水面踏上陸地。魚類開始踏上陸地這可是驚人的壯舉。開始它們靠著用來游泳的魚鰭支撐著身體爬上陸地做短暫的停留。慢慢的它們的魚鰭變成了強有力的四肢,身體內部也產生了可以在空氣中呼吸的肺。這樣最原始的水陸兩棲動物出現了。這時期最典型的新生物種就是提塔利克魚。它是最早踏上陸地的魚類。

    圖示:最早踏上陸地的成為兩棲動物的提塔利克魚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出,在生物大滅絕的同時也會伴隨著新物種產生。地球上的環境變了,原來的時代過去了,新的環境,新的時代必定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物種。這個觀點大家認同嗎?

  • 8 # 宇宙探索

    這種問題本身就是帶走很強的主觀色彩,說點不好聽的,“你很少聽說過新物種誕生”與“地球上的物種究竟從何而來”沒有任何關係,不要說你很少聽說,絕大多數人都很少聽說!

    地球上的物種從何而來,很簡單,進化而來。但進化不像滅絕,滅絕可以是一瞬間的事情,但進化非常漫長,人們不過百年的壽命,即使有記載的人類文明也不過幾千年歷史,很難見證新物種的誕生!

    而科學家們估計現在地球至少有上千萬的物種,而地球曾經出現過的物種裡,99%都已經滅絕了,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地球上出現過的物種總和可以多達十億種,你敢想象嗎?

    聽說物種的滅絕當然比聽說物種的誕生更容易,因為人們更關注的也是物種的滅絕,而不是物種的誕生,尤其是在當今人類活動導致環境惡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最後說一點,不要說地球上現在的上千萬物種了,你能說出來一千個物種的名字嗎?一千個不行,一百個呢?估計也很難!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真的沒有多少人去關心新物種的誕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JettaVS5一款平民車,卻燒95號汽油,後期的用車費用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