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平均氣壓是隻有7.5毫巴(約為地球的0.75%)。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汽、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亦充滿著很多塵埃。地表溫度白天可達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雖然二氧化碳量是地球之數倍,但因缺乏水汽,所以溫室效應只有10℃,比地球的33℃低。 大氣結構 依據氣溫變化,火星大氣可分為四層:低層大氣、中層大氣、高層大氣(熱氣層)、逸散層。 火星氣候 由於火星的自轉軸有明顯傾斜,亦有明顯的四季變化,不過一季約為地球的兩倍長。另一不同於地球的是,火星的軌道離心率比地球大,就是火星近日點、遠日點的差別較大,當位於近日點時,南半球處夏季,比北半球遠日點夏季所造成的升溫更強,而北半球的冬天亦比南半球的冬天冷。 大氣環流 火星大氣環流主要為單胞環流,由赤道相對熱空氣上升,漂至極區下沉,再沿地面回到赤道。另外,在火星的夏半球,極冠的二氧化碳昇華進入大氣,使氣壓升高;而冬半球由於二氧化碳凝華,氣壓下降,由於進出大氣的二氧化碳量高達25%,造成南北壓力差,空氣便傾向由高壓的夏半球流向低壓的冬半球,形成另一依季節而變向的環流。因此火星的天氣系統趨向成為全球性的,例如塵暴。 塵暴 由於火星氣壓低,當太陽甫照地表時,大氣便能快速增加動能,風速大,加上低重力,塵埃很容易被捲入空中。而就在南半球春夏季時,增溫快,易形成強烈的風,捲起的狂沙再加強增溫,風速更快,終於形成塵暴,從太空可看到一片褐色塵雲旋轉、移動。而這些區域性塵暴有些甚至發展成全球性塵暴,將整個星球籠罩在橘霧之下。水手9號到達火星的時候,火星被全球性塵暴遮住而無法觀測。 塵捲風 地球乾燥沙漠地常發生,在火星也一樣常見。塵捲風(dust devils)宛如迷你形龍捲風,當地表被加熱時,上方空氣變上升、旋轉,挾帶砂石,在地表上游走,在經過的地方因為把上層淺沙帶走,留下深色軌跡。 雲 火星的雲不像地球那麼多又較厚實,由於冷、幹、氣壓低,火星的雲通常不多且薄,有些是水冰構成,有些是乾冰構成,如果參雜沙塵則由白色變成黃色的黃雲,另外一些常見的雲,如:塔爾西斯山區和埃律西姆山區的山雲、哈伯太空望遠鏡中常見的赤道雲、火星邊緣的藍色雲靄等。 甲烷的發現 2003年火星大沖時用地面望遠鏡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ODYSSEY號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火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作用,彗星或小行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都有可能。
火星大氣層很薄,表面平均氣壓是隻有7.5毫巴(約為地球的0.75%)。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氫氣,很少的氧氣、水汽、一氧化碳、氖、氪和氙等,亦充滿著很多塵埃。地表溫度白天可達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雖然二氧化碳量是地球之數倍,但因缺乏水汽,所以溫室效應只有10℃,比地球的33℃低。 大氣結構 依據氣溫變化,火星大氣可分為四層:低層大氣、中層大氣、高層大氣(熱氣層)、逸散層。 火星氣候 由於火星的自轉軸有明顯傾斜,亦有明顯的四季變化,不過一季約為地球的兩倍長。另一不同於地球的是,火星的軌道離心率比地球大,就是火星近日點、遠日點的差別較大,當位於近日點時,南半球處夏季,比北半球遠日點夏季所造成的升溫更強,而北半球的冬天亦比南半球的冬天冷。 大氣環流 火星大氣環流主要為單胞環流,由赤道相對熱空氣上升,漂至極區下沉,再沿地面回到赤道。另外,在火星的夏半球,極冠的二氧化碳昇華進入大氣,使氣壓升高;而冬半球由於二氧化碳凝華,氣壓下降,由於進出大氣的二氧化碳量高達25%,造成南北壓力差,空氣便傾向由高壓的夏半球流向低壓的冬半球,形成另一依季節而變向的環流。因此火星的天氣系統趨向成為全球性的,例如塵暴。 塵暴 由於火星氣壓低,當太陽甫照地表時,大氣便能快速增加動能,風速大,加上低重力,塵埃很容易被捲入空中。而就在南半球春夏季時,增溫快,易形成強烈的風,捲起的狂沙再加強增溫,風速更快,終於形成塵暴,從太空可看到一片褐色塵雲旋轉、移動。而這些區域性塵暴有些甚至發展成全球性塵暴,將整個星球籠罩在橘霧之下。水手9號到達火星的時候,火星被全球性塵暴遮住而無法觀測。 塵捲風 地球乾燥沙漠地常發生,在火星也一樣常見。塵捲風(dust devils)宛如迷你形龍捲風,當地表被加熱時,上方空氣變上升、旋轉,挾帶砂石,在地表上游走,在經過的地方因為把上層淺沙帶走,留下深色軌跡。 雲 火星的雲不像地球那麼多又較厚實,由於冷、幹、氣壓低,火星的雲通常不多且薄,有些是水冰構成,有些是乾冰構成,如果參雜沙塵則由白色變成黃色的黃雲,另外一些常見的雲,如:塔爾西斯山區和埃律西姆山區的山雲、哈伯太空望遠鏡中常見的赤道雲、火星邊緣的藍色雲靄等。 甲烷的發現 2003年火星大沖時用地面望遠鏡在其大氣中發現了甲烷。2004年3月,火星ODYSSEY號確認了這一發現。甲烷的存在是很有趣的,因為這是種不穩定的氣體,容易被強烈紫外線分解為自由的碳與氫,因此現在(或者最近幾百年內)在火星上一定存在某個不明來源,火山作用,彗星或小行星撞擊,還有甲烷古菌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