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h140212101

    甜白釉是中國瓷器史上最為,璀璨的一珍罕品種,由於製作過工序過於繁縟,成品率低,立件橫接二層以上,後粘接。故各大博物館均無收藏被藏家稱為,夢中瓷,永樂大帝稱,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對這種甜白釉的最好評語(半脫胎品種)明朝中期又製作了一段時期也就是人們常見的厚胎,梅瓶,梨壺,高足杯之類,綠釉瓷也就不難區分。

  • 2 # 瓷器鑑定真知堂

    首先,這是兩個問題,其一是如何鑑定甜白瓷,其二是如何鑑定孔雀綠釉瓷器。

    要搞清一個概念,甜白瓷是明朝永樂年間的專有品種,按道理來說,宣德時期應該也有,但目前沒有發現署有大明宣德年制款識的甜白釉瓷器,所以。一般而言,甜白瓷是永樂白瓷的專有名詞。清代的白瓷也有,一般都是作為素瓷彩繪之用。不是專門品種,也沒有永樂甜白的味道。

    永樂甜白瓷,是在明初國俗尚白的基礎上根據永樂帝的喜好而燒製的。它是繼承了發揚了元代樞府瓷(卵白釉)的燒製工藝創造而成的一種白釉。由於這種白釉潔白無瑕,彷彿白砂糖一樣似乎有點甜味,所以被稱為甜白瓷。又因為多有暗花裝飾,所以又稱為填白。

    永樂出現甜白瓷,與朱棣本人有重大關係。朱棣好武。洪武時就被封王鎮守北平,專門應對北元蒙古餘孽。蒙古俗尚白,以白為尊。蒙古即銀,就好像女真為金一樣。在長期北方鎮守和與蒙古人對峙的帶兵過程中,朱棣養成了好武,豪邁之習性。和蒙古人一樣喜歡白色,一改其父朱元璋喜歡釉裡紅瓷器的做派。

    甚至在回回進貢玉碗時,朱棣仍委婉拒絕,說“朕每日所用白瓷,甚合朕意”《明太宗實錄》記:“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砂遣還。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明初景德鎮官窯考古發掘也證明了這一點,永樂時期的白瓷燒製量遠大於青花和釉裡紅瓷器。1989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稱,在永樂前期底層出土的瓷器中,甜白釉瓷器佔98%。

    永樂甜白釉器胎釉透光呈現肉紅或粉紅色,明清後朝仿永樂甜白釉器則顯現青色。甜白器在器物足邊和折角積釉處,常閃爍著灰青色的光澤,釉面偶然顯現如同青、白、灰三色交織在一起的極淡的蝦青色,甚為奇特。

    永樂甜白釉瓷器的器形很是豐富,碗、盤、壺、杯、梅瓶等器形最為常見。胎體大致也可分為薄胎薄釉和厚胎厚釉兩大類。薄胎薄釉胎體大多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足以光照見影,提起映在燈光之下,手指旋紋都能隱約透見、厚胎厚釉多為琢器,釉質凝厚肥腴, 似油似脂。

    永樂的脫胎器著稱於世,帶給人們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多的讚歎工藝上的超群表現。它胎質薄如蛋殼,極為輕盈。清人詩中更是形容它為“只恐風吹去, 還愁日炙消。”胎體雖薄,但器形卻完全規整,待成型後施釉,器內掛釉乾涸,即刮除未掛釉的那面胎體,颳得幾乎只剩一層釉,再在刮削面上施滿釉。燒成後,好似抽去胎骨,薄如兩層燒結在一起的釉面,瑩澈透亮,故曰“脫胎”。

    再說孔雀綠釉,

    孔雀綠釉是一種低溫釉上彩,釉料含鉛,最早出現在宋元時期的磁州窯。元代出現了孔雀綠釉青花瓷,但由於埋藏環境不好,釉面多有脫落。明代正德時期,孔雀綠釉最為有名。其他時期的孔雀綠就不多見了。清代孔雀綠釉也比較少,錯過了顏色釉發展的黃金時期(明代),五彩和粉彩的出現,使得青花瓷器在清代都走下坡路,孔雀綠這種小眾顏色釉更加沒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細菌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