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67420438245

    詞彙語義的辨析是有途徑可循的。關鍵要點在於這三個方面:(1)兼顧語素理解和詞語整體理解。(2)以活躍概念位的理解為綱,再兼及不活躍概念位。(3)區分語義和語用。具體說來是:

    1、兼顧語素理解和詞語整體理解。

    表面來看,好像我們對於複合詞是基於詞語整體的詞彙語義來理解的。但如果要掌握更精細的詞彙語義辨析,就須要再兼及每個語素的理解了。但須留意的是,這裡說的語素理解並不須要考察古代漢語裡的而只須要考慮現代漢語裡的運用情況。比如,對於「晃」,我們無須考慮「晃」在古代漢語裡能不能或什麼時候開始能用於水的晃,而只須要考慮「晃」在現代漢語裡能用於水的晃即可。

    例子:搖/晃/搖晃這三個詞語的辨析。從整體詞彙語義來看,這三個詞語在有時是可以替換的,有時則可能會有運用區分。若想進一步繼續辨析,就要從對語素搖/晃的理解來開始。也就是要將語素搖/晃所參與構造的各種詞語(包括詞語搖/晃本身和其他複合詞)的各種用法都梳理出來,由此而觀察語素搖/晃本身能涉及哪些語義。比如,語素晃可能涉及水的晃、火焰的晃、視覺畫面整體的晃、視覺畫面裡的活動焦點的晃、心的晃、身體的晃、固體的晃、繩系物的晃,等等。由此就會發現,語素晃更傾向於是以水/火焰/視覺畫面的晃為原型的,而語素搖則更傾向於是以固體的搖動為原型的。但同時,語素搖/晃有時又可以替換,這時就相當於是在這兩個原型的基礎上再建立一個更廣義的能同時概括兩者的上層概念了,兩者的互相替換就相當於兩者也可以有時被當作這個上層概念來用。也就是說,要更好地辨析搖/晃/搖晃這三個詞,就既須要先理解這三個詞的用法,也要進一步對語素搖/晃的原型語義傾向進行理解,須要同時兼顧這兩種理解。

    2、以活躍概念位的理解為綱,再兼及不活躍概念位。

    對於語素、詞語,都須要梳理出優先理解的級別。大致來說是,先區分出日常語言和百科術語,再區分出活躍概念位和不活躍概念位。這其實是認知語言學和維特根斯坦後期理論的共同思路,也就是以[+日常語言,+活躍概念位]為優先理解詞彙語義的綱,認為[-日常語言]的百科術語是由[+日常語言]類推而成的,以及認為[-活躍概念位]是在[+活躍概念位]的大概位置上再繼續增加一些細分位置所得到的。這其實是在說,其實詞彙語義的辨析重點並不是在於生僻詞語而在於日常活躍詞語。是要先將日常語言裡的每個活躍概念位(包括語素和詞語)都逐個理解並進行辨析,然後再在此基礎上再來考慮其他不活躍的詞語的理解。只要能對前者進行較好的理解,後者的理解就會相對容易了。

    3、區分語義和語用。

    語用有多種可能的定義,這裡定義為語義裡涉及了心理及互動式交際心理的部分。對每個詞語區分語義和語用,也就是將每個詞語的詞彙語義視為兩個層面:基本語義層,語用渲染層。也就是說,在理解了每個詞語在基本語義層的各種用法的基礎上,還要多對每個詞語能引起怎樣的心理效果或交際效果即語用渲染層的用法進行理解。心理效果或交際效果都是較為抽象而不直觀的,並且往往和交際會話實踐或文學寫作實踐有關而可能無法透過查詞典來理解,因此很容易在辨析時被忽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Z170主機板怎麼安裝win7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