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60的含義通俗一點講就是 首先你要在一個房間裡面,然後你喊了一聲,這一聲的能量衰減為初始值的百萬分之一的時間,就叫做這個房間的混響時間。如果房間裡面有很多人,就叫做滿場混響時間,如果房間裡面只有你,就叫做空場混響時間。另外你喊了一聲包含了很多頻率,實際上每個頻率都有一個混響時間。日常應用中,我們常用中頻1000hz來標記,所以一般用中頻空場混響時間來標記一個房間混響特性。比如一個電影院的混響時間是0.8s,一般就是說這個電影院的中頻空場混響時間是0.8s。
混響時間是表徵一個空間混響特性的物理量,一旦這個房間的建築確定,空間結構確定,內飾面確定以後,混響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不管喊多大聲,在哪裡喊,混響時間是不變的,這就類似於歐姆定律裡面的電阻,加的電壓不同,對應的電流就不同,但是電阻值r是固定不變的。
對於專業的廳堂比如劇院劇場,電影院,會議室,體育館等等混響時間rt60採用比較專業的儀器測量。但是讓聲音衰減百萬分之一,對測試環境,聲源,還有儀器要求都比較高,所以人們就找了幾個類似的表徵混響感的指標,比如rt20,rt30,edt等,rt20是讓聲能量衰減為百分之一的時間,rt30是讓聲能衰減千分之一的時間,rt20,rt30和rt60類似,但是檢測的截止聲能變大了,相對容易測出來,所以在很多場合就用rt20,rt30來替代rt60用,但是一定要注意,rt60和rt30,rt20數值相關但不是線性的,rt60不等於2倍的rt30,也不等於3倍的rt20。一般說混線時間註明了是衰減多少db就行,互相不會去換算的。
還有edt早衰時間,這個指標實際上就是rt10,也就是聲能衰減為十分之一所需的時間,edt和rt的本質區別在於rt由於時間較長,一般聲音都會經過牆面,天花或者地面的反射,你最終感受到的是一個混響場,這也是rt這個指標叫混響時間的由來,而edt更多的表達的是直達聲場的特性,考慮到空氣衰減特性,一般edt在200ms左右,這個時間在劇院劇場空間聲音還沒有經過反射,所以空場和滿場對於edt來講變化不大,而對於rt來講,空場和滿場變化比較顯著。edt是衡量房間直達聲和早起聲能的重要的參量。
再說說這張截圖,這種圖的各個引數並不是rt60的組成部分,而是一系列房間聲學引數,來表徵這個空間的聲學特性,每個引數你都明白是啥意思之後,這個空間的聲學特性你就瞭解了,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從他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等引數入手,都知道以後就能在你心中勾勒出這個人的大體模樣了,是一個道理。
除了衰減引數,截圖裡面還有清晰度明晰度的指標:c80是指80ms以內的聲能和80ms以後的聲能的比值取對數,這個指標表徵音樂的明晰度,一般對於古典交響樂來講c80越小越好,可能是0或負數;對於流行和電音來講,c80一般是正數,偏大比較合適。d50是指50ms內聲能和總聲能的比取對數,d50表徵語言的清晰度,正相關於sti,d50最大是1,約接近於1,廳堂的語言清晰度越高。
最後的值是重心時間ts,表徵明晰度和混響感之間的關係,屬於次要的參考指標,用的很少,不知道你是什麼目的會取這樣的引數。
綜上所述,你這個表是一個類似於錄音棚,電影院,黑匣子,多功能廳之類的小空間的聲學特性,有音樂和語言的重放和拾音的需求,參考的聲學指標總體上還行,但是有些指標沒必要,比如有了rt30就可以不用rt20;有了c80和d50,就可以不用c50和ts。同時還缺少幾個重要的指標,如果加上本底噪聲nr,語言傳輸指數sti,這個分析就比較完美了。
rt60的含義通俗一點講就是 首先你要在一個房間裡面,然後你喊了一聲,這一聲的能量衰減為初始值的百萬分之一的時間,就叫做這個房間的混響時間。如果房間裡面有很多人,就叫做滿場混響時間,如果房間裡面只有你,就叫做空場混響時間。另外你喊了一聲包含了很多頻率,實際上每個頻率都有一個混響時間。日常應用中,我們常用中頻1000hz來標記,所以一般用中頻空場混響時間來標記一個房間混響特性。比如一個電影院的混響時間是0.8s,一般就是說這個電影院的中頻空場混響時間是0.8s。
混響時間是表徵一個空間混響特性的物理量,一旦這個房間的建築確定,空間結構確定,內飾面確定以後,混響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不管喊多大聲,在哪裡喊,混響時間是不變的,這就類似於歐姆定律裡面的電阻,加的電壓不同,對應的電流就不同,但是電阻值r是固定不變的。
對於專業的廳堂比如劇院劇場,電影院,會議室,體育館等等混響時間rt60採用比較專業的儀器測量。但是讓聲音衰減百萬分之一,對測試環境,聲源,還有儀器要求都比較高,所以人們就找了幾個類似的表徵混響感的指標,比如rt20,rt30,edt等,rt20是讓聲能量衰減為百分之一的時間,rt30是讓聲能衰減千分之一的時間,rt20,rt30和rt60類似,但是檢測的截止聲能變大了,相對容易測出來,所以在很多場合就用rt20,rt30來替代rt60用,但是一定要注意,rt60和rt30,rt20數值相關但不是線性的,rt60不等於2倍的rt30,也不等於3倍的rt20。一般說混線時間註明了是衰減多少db就行,互相不會去換算的。
還有edt早衰時間,這個指標實際上就是rt10,也就是聲能衰減為十分之一所需的時間,edt和rt的本質區別在於rt由於時間較長,一般聲音都會經過牆面,天花或者地面的反射,你最終感受到的是一個混響場,這也是rt這個指標叫混響時間的由來,而edt更多的表達的是直達聲場的特性,考慮到空氣衰減特性,一般edt在200ms左右,這個時間在劇院劇場空間聲音還沒有經過反射,所以空場和滿場對於edt來講變化不大,而對於rt來講,空場和滿場變化比較顯著。edt是衡量房間直達聲和早起聲能的重要的參量。
再說說這張截圖,這種圖的各個引數並不是rt60的組成部分,而是一系列房間聲學引數,來表徵這個空間的聲學特性,每個引數你都明白是啥意思之後,這個空間的聲學特性你就瞭解了,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從他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等引數入手,都知道以後就能在你心中勾勒出這個人的大體模樣了,是一個道理。
除了衰減引數,截圖裡面還有清晰度明晰度的指標:c80是指80ms以內的聲能和80ms以後的聲能的比值取對數,這個指標表徵音樂的明晰度,一般對於古典交響樂來講c80越小越好,可能是0或負數;對於流行和電音來講,c80一般是正數,偏大比較合適。d50是指50ms內聲能和總聲能的比取對數,d50表徵語言的清晰度,正相關於sti,d50最大是1,約接近於1,廳堂的語言清晰度越高。
最後的值是重心時間ts,表徵明晰度和混響感之間的關係,屬於次要的參考指標,用的很少,不知道你是什麼目的會取這樣的引數。
綜上所述,你這個表是一個類似於錄音棚,電影院,黑匣子,多功能廳之類的小空間的聲學特性,有音樂和語言的重放和拾音的需求,參考的聲學指標總體上還行,但是有些指標沒必要,比如有了rt30就可以不用rt20;有了c80和d50,就可以不用c50和ts。同時還缺少幾個重要的指標,如果加上本底噪聲nr,語言傳輸指數sti,這個分析就比較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