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中秋寄遠》 南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賞析:詞的上片就中秋月這一面來寫,主要展現詞人的飛揚意興。起韻即激情噴湧,以一“快”字為催促,表達要上西樓賞月的酣暢興致。而一“怕”字,又洩露出詞人擔心中秋月不夠明朗的心思。在情感節奏上,此韻一揚一抑,起伏有致。接韻借用前人故事,寫詞人由西樓待月而請美人吹笛喚月,這就為中秋月的出場蓄足了勢。三韻正面賦寫中秋月的無垠光華,寫得氣勢酣暢。在這裡,詞人採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籠罩下的世界比喻為冰壺中的世界,則月色的皎潔無垠、透明清涼之狀可感。又採用了一個玉斧修月的神話,把月亮的圓美無瑕之狀也形容了出來。
詞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興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牽情的遠人,於是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深沉的嘆息。詞人嘆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總是圓時少、缺時多一樣。這一嘆息,是承接著蘇軾《水調派頭·明月幾時有》而來,其中不能不含有蘇拭詞中對於“月圓人不圓”的恨意,但詞人此句意思顯然又有所變化,詞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長圓,嘆息人事不得圓滿特別是情人之間不得遂願長聚的遺憾。
如果月亮總是圓,人間也便沒有離別的痛苦,那麼所有過往經歷的離恨便都成了歡樂,詩人是如此深刻地體味著別離之情,那過往的離恨深入骨髓,讓他的情思激越,如果蘇東坡是明自然之理,而試圖以此來勸慰自己化解離恨,那麼辛棄疾則滿滿地都是對自然之理的控訴,為什麼月要有陰晴圓缺,為什麼人要有悲歡離合。
辛詞之中,不乏要眇宜修之意象,但卻在柔媚之中帶著英雄的卓犖情懷,這種明顯帶著英雄矢志之悲的寄遠之作,又怎麼可能是思念一個邂逅的舞女的作品。
《滿江紅.中秋寄遠》 南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賞析:詞的上片就中秋月這一面來寫,主要展現詞人的飛揚意興。起韻即激情噴湧,以一“快”字為催促,表達要上西樓賞月的酣暢興致。而一“怕”字,又洩露出詞人擔心中秋月不夠明朗的心思。在情感節奏上,此韻一揚一抑,起伏有致。接韻借用前人故事,寫詞人由西樓待月而請美人吹笛喚月,這就為中秋月的出場蓄足了勢。三韻正面賦寫中秋月的無垠光華,寫得氣勢酣暢。在這裡,詞人採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籠罩下的世界比喻為冰壺中的世界,則月色的皎潔無垠、透明清涼之狀可感。又採用了一個玉斧修月的神話,把月亮的圓美無瑕之狀也形容了出來。
詞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興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牽情的遠人,於是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深沉的嘆息。詞人嘆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總是圓時少、缺時多一樣。這一嘆息,是承接著蘇軾《水調派頭·明月幾時有》而來,其中不能不含有蘇拭詞中對於“月圓人不圓”的恨意,但詞人此句意思顯然又有所變化,詞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長圓,嘆息人事不得圓滿特別是情人之間不得遂願長聚的遺憾。
如果月亮總是圓,人間也便沒有離別的痛苦,那麼所有過往經歷的離恨便都成了歡樂,詩人是如此深刻地體味著別離之情,那過往的離恨深入骨髓,讓他的情思激越,如果蘇東坡是明自然之理,而試圖以此來勸慰自己化解離恨,那麼辛棄疾則滿滿地都是對自然之理的控訴,為什麼月要有陰晴圓缺,為什麼人要有悲歡離合。
辛詞之中,不乏要眇宜修之意象,但卻在柔媚之中帶著英雄的卓犖情懷,這種明顯帶著英雄矢志之悲的寄遠之作,又怎麼可能是思念一個邂逅的舞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