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月文

    歐洲宗教改革實際上是社會轉型的一個組成部分。換句話說,這個問題本質上和歐洲近代社會轉型的原因是一樣的。至於具體的某個事件,只能理解成宗教改革過程當中的一個促進因素,而不能認為是因為這些因素導致了宗教改革。

    下面簡要談一談歐洲宗教改革的基本情況。嚴格意義上講,宗教改革並沒有覆蓋全部歐洲,主要體現在西歐地區。歐洲三大國,英法德三個國家的宗教改革情況是不同的。英國是由國王主導自上而下進行的。起因是都鐸王朝亨利八世因為婚姻問題和教皇發生了嚴重糾紛,因此將原歸屬教皇管理的英格蘭教會獨立起來改稱為英國國教會。英國國教會不再忠於教皇而忠於英格蘭國王。但是其運作模式基本沿用了天主教的機制。法國中世紀晚期的時候有嚴重的宗教對立。南方以天主教信仰為主,北方加爾文教的影響很大,法語當中稱其為胡格諾派。加爾文派是早期新教的典型代表。否定天主教的宗教權威,批評天主教的斂財行為。雙方多次發生內戰,後來以法國國王簽署赦令准許新教在北方發展,但依然強調法國為天主教國家。德國當時尚未統一,是一系列獨立但形成鬆散聯盟的小邦國。以馬丁路德為代表,否定天主教的權威,強調信仰的獨立性。由於當時德意志小邦國深受天主教會的盤剝,民眾極為不滿,所以馬丁路德派在當時的德意志地區影響很大,後來成為了德國境內主導性的宗教勢力。所以不難看出宗教改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否定天主教的權威。

    歐洲宗教改革,具有深層次的社會因素,也有表層的現實因素。

    深層次的社會因素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是經濟方面的因素。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壯大之後對於影響和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宗教桎梏一定要予以打破。因此,就必然會形成宗教改革的經濟動力。第2個是政治方面的因素。西歐和南歐中世紀的時候實行的是君權和神權雙重統治。宗教的影響力很大。而到了中世紀晚期和歐洲近代早期,隨著中央集權的逐步推行,君主的地位在上升整個西歐和南歐社會都需要從二元制統治的體制轉向一元制統治。在這個過程當中,勢必要推行宗教改革,削弱宗教的政治影響力。

    表層的因素,就非常多而且具體了。比如英國宗教改革的一個具體動因是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但在深層次下面反映的實際上是英格蘭君主和教皇的權力之爭。本質上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政治方面的因素。而當時興起的新教普遍都強調簡化儀式降低對於信徒的經濟索取,這實際上恰恰反映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對於宗教的改革要求。背後是經濟因素的影響。馬丁路德對於教會斂財的指控,實際上恰恰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對於教會經濟盤剝的不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媒體稱,英國脫歐未果卻讓特雷莎.梅背黑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