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07975642334

    “管幕”其實沿用了臺灣地區的術語。事實上,管幕和管棚這兩種工藝非常相近,都屬於超前支護技術,英文都是Pipe Roof,日文也不加區分,一眼看上去外形也差不多。不過在工程實踐中,它們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1、承載機理不同:管棚與圍巖、注漿加固體共同承載,因此一般多采用拱頂;管幕在一定跨度範圍內作為獨自承擔全部水土壓力,可用於任何斷面的隧道。

    2、施工裝置不同:管棚一般採用鑽機施工,而管幕一般採用小型頂管機施工,由此帶來的直觀表現就是管幕直徑大,一般大於600mm,而管棚常用直徑為108mm,最大不超過300mm。

    3、止水方式不同:管棚一般採用注漿止水,沒有連續的周邊止水帷幕,管幕則依靠齒槽鎖釦密封或採用凍結、水平MJS等工藝形成連續的止水帷幕。

    從外觀上看,管幕頂管機與普通頂管機除了多了兩個“耳朵”之外,差別並不大,但事實上,管幕頂管機的控制精度和沉降控制能力都要遠遠優於普通頂管機,這樣才能保證齒槽鎖釦緊密相連,有效止水;才能保證數十根乃至上百根頂管反覆在同一區域穿越後,地層沉降還能控制在很小範圍內。否則,等不到隧道主體施工,沉降就已經超標了。

    此外,管幕頂管機也必須具有較強的淺覆土施工能力。因此,如果沒有量身定做的裝置,是難以充分發揮管幕法優勢的,相反會引起沉降超標、滲漏等問題,影響推廣應用的步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錦鯉生病一般都生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