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道德經》第廿七章,“故善人,善人之師”,是說,善於行事之大德大才或專德專才,通曉馭人之道的聖人會尊崇禮敬,或為師傅,或為良輔,“君敬臣,臣忠君”,君臣一體,共治天下。

    太傅周公 輔國至重 流言紛飛 納冊金縢

    句中有兩個“善人”,含義不同。第一個“善人”,是德行卓異、善於行事之聖賢,或為大德大才之亞聖,如商湯之伊尹、武丁之傅說、文王之姜尚;或為專德專才之賢人,如皋陶為唐堯之士師、“八元”為虞舜管土地、“八愷”為虞舜管教化。第二個“善人”,是通曉馭人之術、以道御眾的王者,其責任是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王者的責任,絕不是事必躬親,而是“選賢任能”,正如孔子所云,“大道之行也,選賢任能,講信修睦”。最重要的“選賢任能”,便是選擇帝師、輔政大臣,最為常見的,便是三公九卿。

    “三公”,包括太師、太傅、太保,是古代王者或皇帝的最高輔臣,也是臣工之中最為尊貴者。“太”,本作“大”,加點成“太”,本義是“大”。“師”是教導,“傅”是輔佐,“保”是保護。皇帝年幼時,便是輔政大臣,代替皇帝管理國家,不過是暫時的,要打著帝王的旗號;皇帝成年後,便要匡正得失,及時提出建議,適時加以提醒;皇帝強大時,便是虛職榮寵,只需幫忙看著場子。比如太傅,西周之時,首任太傅是周公旦,是帝師、輔政大臣,成王年幼時,是事實上的周王。戰國之時,齊楚曾設太傅,秦朝廢置,西漢兩度廢立,東漢穩定下來,以後歷朝歷代都有設定,但多為虛銜,以表尊崇。通常,皇帝弱些,三公就會強些;皇帝強些,三公就會勢弱。能夠位列三公之人,都是德高位尊,或是亞聖,或是大賢,因此帝王以之為師。也正是因為三公德高位尊,因此也是帝王防範的重點,因此折磨周公旦最多的,便是眾多兄弟們的嫉妒誹謗,最出名的,莫過兩位庶兄管叔鮮、蔡叔度了,所以唐代白居易的詩中便有“周公恐懼流言日”之說。

    逞匹夫勇 不任賢能 垓下戰罷 千古悲風

    “九卿”是中央機關最重要的行政長官,夏商周三代都有設立,是帝王的重要輔佐。九卿之選,即便不是大聖大賢,也必然是專德專才,可以在特定領域輔弼帝王,完成帝王交辦的職責。以大秦帝國為例,秦之九卿,包括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其中,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衛尉掌宮門衛屯兵,太僕掌輿馬,廷尉掌刑辟,典客掌諸歸義蠻夷,宗正掌親屬,治粟內史掌谷貨,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可見,九卿是重要國家機關的行政首長。例如,漢武帝時期,“精於心算”的理財專家桑弘羊,是漢武帝的得力助手,先後擔任治粟都尉、大司農,漢武帝臨終,加封御史大夫,與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一起,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政大臣。作為理財專家,“善人”桑弘羊,與漢武帝關係親密,是“善人”漢武帝的得力助手和良輔。

    “治大國,如烹小鮮”,自古及今,治國理政、經商持家,其道一也。作為王者、Quattroporte、家長,或者說一把手,其責任有三:一是抓戰略,把握好方向;二是用好人,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地方,使部下各展其才,人盡其才;三是做保障,解決好人、財、物、關係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使部下安心主業,而無後顧之憂。因此選賢任能,是王者的主要責任。否則,如果王者事必躬親,不但勞形傷神,累死而無功,反而招致部下的怨恨,因為這樣就剝奪了部下立功受賞的機會,所以淮陰侯韓信評價楚霸王項羽,“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所以說,所謂“善人,善人之師”,是說,善於行道之大德大才或專德專才,在通曉馭人之道的帝王看來,或為師傅而尊崇,或為良輔而倚重,“君敬臣,臣忠君”,如心腦之御四肢,君臣一體,共治天下。此道微妙,卻是王道之樞要,故稱“妙要”。

    精於心算 理財卓異 漢武加封 輔政昭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有效地背英語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