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一部老劇《蝸居》,這部電視劇是2007年拍的,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講述的也是零幾年那些年的事兒,然而這部劇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值得一看,不管是演技還是劇情,現在的一些電視劇都是沒法比的。有人說這部劇只是講了一個腐敗官員包養情人的故事,和那些家長裡短的婆媳劇,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總覺得這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遠不止於此。誠然,這部劇的主線是這個腐敗官員(宋思明)和情人(海藻郭)的感情線,然而這部劇還有幾條輔線很值得人深思,其中兩條輔線,一條是海藻的姐姐郭海萍和她的丈夫蘇淳的苦難買房史,一條是老太太帶著兒子兒媳與拆遷隊抗爭的血淚史,這兩條線很值得人深思。這部劇中的每一個主要角色都讓人可恨、可氣又可憐,每一個人,我們都有指責的理由,但是似乎又有不得不那麼做的原因。如果我們身處其中,捫心自問,我們會抵抗住誘惑嗎?會做出更好的選擇嗎?或者有更好的選擇嗎?先說說郭海萍吧,整部劇的故事起點就是郭海萍和她的丈夫蘇淳打算留在江州發展。郭海萍自詡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她是很討厭小市民的,但是說到底她其實不過也就是一個小市民,小事精明,大事糊塗。其中海藻和宋思明關係的每一次實質性進展都是由郭海萍家的事引起的。從第一次借錢給海萍為丈夫蘇淳還高利貸(當然這高利貸也是蘇淳為買房借的,不是他自己犯了什麼事兒。)因為這次事件海藻和宋思明有了實質性關係。直到最後海藻徹底離開小貝完全投入宋思明的懷抱,這也是因為蘇淳單位出了事兒又是宋思明出手相救導致的。當然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海藻本身就貪圖宋思明所給予的物質生活,以及宋思明的所謂中年男人的魅力,海萍出事只是催化劑。有人指責海萍一開始就不應該留在江州,這樣,後來的一系列悲劇就不會發生。海萍和她的丈夫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想留在江州,其實也就是上海,那還是1998年的時候。有人覺得這是愛慕虛榮,包括後來海藻決議買房也是愛慕虛榮。然而我並不覺得這是虛榮,對於兩個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而言,這樣的意願並不過分,只是社會所給予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給年輕人的希望太渺茫,我說這部十年前的劇放在今天來看一點也不過時,看看這突如其來的佛系青年,不就是真實寫照嗎?郭海藻在劇中的設定是“純情小白兔”,這也是她深得宋思明喜愛的原因,似乎的確是一隻小白兔。可她是一隻什麼樣的小白兔呢?其實海藻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她一心一意要報答姐姐,因為在她看來她的命都是姐姐給的。她跟小貝好是因為小貝會無微不至地照顧她,討她開心,小貝如此會照顧人,甚至都不像獨生子女。她跟宋思明好,也是因為宋思明除了不能進她名分,她想要什麼宋思明都能給她。她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小白兔,誰給她胡蘿蔔,她就跟誰好。只是這種靠別人賞賜胡蘿蔔的生活是可行的嗎?顯然不行。小貝發現了她和宋思明的“姦情”,離她而去,她只好做起了“專職二奶”。宋思明東窗事發之後,她只好遠走他鄉。這部劇還是“偏愛”海藻的,要是在現實生活中,她怎麼可能會有這樣一個還有出路的結局!我覺得這部劇值得每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女孩子看一看。
最近重溫了一部老劇《蝸居》,這部電視劇是2007年拍的,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年,講述的也是零幾年那些年的事兒,然而這部劇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值得一看,不管是演技還是劇情,現在的一些電視劇都是沒法比的。有人說這部劇只是講了一個腐敗官員包養情人的故事,和那些家長裡短的婆媳劇,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總覺得這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遠不止於此。誠然,這部劇的主線是這個腐敗官員(宋思明)和情人(海藻郭)的感情線,然而這部劇還有幾條輔線很值得人深思,其中兩條輔線,一條是海藻的姐姐郭海萍和她的丈夫蘇淳的苦難買房史,一條是老太太帶著兒子兒媳與拆遷隊抗爭的血淚史,這兩條線很值得人深思。這部劇中的每一個主要角色都讓人可恨、可氣又可憐,每一個人,我們都有指責的理由,但是似乎又有不得不那麼做的原因。如果我們身處其中,捫心自問,我們會抵抗住誘惑嗎?會做出更好的選擇嗎?或者有更好的選擇嗎?先說說郭海萍吧,整部劇的故事起點就是郭海萍和她的丈夫蘇淳打算留在江州發展。郭海萍自詡為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她是很討厭小市民的,但是說到底她其實不過也就是一個小市民,小事精明,大事糊塗。其中海藻和宋思明關係的每一次實質性進展都是由郭海萍家的事引起的。從第一次借錢給海萍為丈夫蘇淳還高利貸(當然這高利貸也是蘇淳為買房借的,不是他自己犯了什麼事兒。)因為這次事件海藻和宋思明有了實質性關係。直到最後海藻徹底離開小貝完全投入宋思明的懷抱,這也是因為蘇淳單位出了事兒又是宋思明出手相救導致的。當然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海藻本身就貪圖宋思明所給予的物質生活,以及宋思明的所謂中年男人的魅力,海萍出事只是催化劑。有人指責海萍一開始就不應該留在江州,這樣,後來的一系列悲劇就不會發生。海萍和她的丈夫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想留在江州,其實也就是上海,那還是1998年的時候。有人覺得這是愛慕虛榮,包括後來海藻決議買房也是愛慕虛榮。然而我並不覺得這是虛榮,對於兩個從小地方走出來的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而言,這樣的意願並不過分,只是社會所給予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給年輕人的希望太渺茫,我說這部十年前的劇放在今天來看一點也不過時,看看這突如其來的佛系青年,不就是真實寫照嗎?郭海藻在劇中的設定是“純情小白兔”,這也是她深得宋思明喜愛的原因,似乎的確是一隻小白兔。可她是一隻什麼樣的小白兔呢?其實海藻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她一心一意要報答姐姐,因為在她看來她的命都是姐姐給的。她跟小貝好是因為小貝會無微不至地照顧她,討她開心,小貝如此會照顧人,甚至都不像獨生子女。她跟宋思明好,也是因為宋思明除了不能進她名分,她想要什麼宋思明都能給她。她是一隻名副其實的小白兔,誰給她胡蘿蔔,她就跟誰好。只是這種靠別人賞賜胡蘿蔔的生活是可行的嗎?顯然不行。小貝發現了她和宋思明的“姦情”,離她而去,她只好做起了“專職二奶”。宋思明東窗事發之後,她只好遠走他鄉。這部劇還是“偏愛”海藻的,要是在現實生活中,她怎麼可能會有這樣一個還有出路的結局!我覺得這部劇值得每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女孩子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