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1741181113

    孤本義為像沒有根的瓜,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也做單獨、孤單、孤獨、孤立、孤僻。

    孤【gū】

    古同“辜”,出自東漢·許慎《說文》:“孤,無父也。”本義為像沒有根的瓜,指幼年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也做單獨、孤單、孤獨、孤立、孤僻。

    古代的君王都自稱“孤王”,“孤”指中國古代帝王的自稱。早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中國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比較強盛有七個國家,稱為戰國七雄。而在那時,各個國家的領導都沒有皇帝這一概念,他們都是一國的國王,國王就是最高的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而作為一個國家的國王,由於地位甚高,且權利最大,等級森嚴,一般人都是不敢輕易和國王走近的。所以,那時的國王身邊能親近的人很少,彷彿自己是一個人,沒有人能和他相比,才自稱孤,或孤王,或寡人。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也自稱孤。

    《禮記·曲禮》謂遠方小侯自稱為孤。此係本義。諸侯遭喪亦稱之,此係定製。諸侯或遇危難喪敗,自為貶損之詞,亦有稱孤者。秦、漢之際,轉而成為雄稱,田橫謂吾始與漢王,皆南面稱孤,是其著例。然漢時尚極少見,漢末群雄割據,曹操謂:“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孫權、劉備也用此稱。唐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叛秘,推滔為盟主。滔稱孤,武俊等稱寡人,以孤為大、寡人為小,適與先秦制度相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十分擔心害怕”是什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