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一、孟子和孔子的相同點

    1、孟子和孔子並稱“孔孟”,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和孔子的政治思想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主張是“仁”和“民本”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

    二、孟子和孔子的不同點

    1、在人性論方面的認識不同,孔子認為“性相近”;孟子主張“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惡論”。孔子是從“人”出發闡述問題的,孟子則是從“性善”出發闡述問題的。

    2、孟子在宣揚“仁政”方面比孔子走得更遠,對歷史的影響也超越了孔子。“仁政”在孔子那裡,僅有“節用愛人”“使民以時”等一般性的表述,在孟子這裡則是土地制度和鄉村經濟的具體設計。孔子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人倫禮儀上,在“仁政”問題上不如孟子一針見血:所謂“仁政”,就是“正經界”,就是給民眾分配土地。

    3、孔子有很深的貴族情結,孟子則有明顯的精英情結。

    儘管孔子本人家道衰落,年輕時“多能鄙事”,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殷人”,贊成“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主張“貴賤有等,衣服有別”,並以“從大夫之後”為榮,等級觀念很重。孟子在這點上跟孔子沒有可比性,從來沒人能考證出他有多麼顯赫的先人,倒是“孟母三遷”這類傳說透露出他少年時候貧寒的家境。因此,孟子的等級觀念遠比孔子淡薄,而比較得意於自己“善養吾浩然之氣”、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位。

    4、孟子實際上拋棄了中庸之道,表現得銳利耿介、疾言好辯,這跟孔子一生“忠恕”溫良恭儉讓大不相同。

    比如在對待“君”的問題上,孔子的基本態度是“忠”,無論這個“君”多麼差勁,也不能做“亂臣賊子”動手把他殺掉;孟子認為,殺掉商紂那樣的獨夫民賊完全符合“仁義”:“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他還直截了當地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言論完全不符合中庸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oxmail中IMAP與POP3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