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這象鼻山是天上的神象變化而成。它原是為天帝馱寶瓶的神象,給天帝當坐騎。有一年,神象隨天帝外出征戰,戰況異常激烈,很多天兵天將都受了傷,神象也為了保護天帝而負傷累累。到最後,天帝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傷痕累累的神象在戰鬥中與天帝失散了,由於過度疲勞,病倒在了桂林。正當大象生命垂危的時候,一對名叫向公、向婆的桂林老人搭救了它。向公、向婆及附近善良的村民從灕江裡的鯉魚精那求來了它的鬍鬚,製成充滿精氣的米粉,伴以清澈的灕江水來餵養寶象。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寶象慢慢恢復了健康。當時的桂林灕江,水中妖精經常興風作浪,時有洪水暴發,弄得村民們的房子、農田被淹,苦不堪言。為了報答老人的救命之恩,神象多次下灕江,最終降服了一眾水妖,平定了河面,又幫助農民們耕田勞作,疏通水道。在寶象的幫助下,桂林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幸福安定、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而神象也很喜歡跟桂林百姓在一起的日子,而決定不再返回天庭。天帝感恩於神象的保護,一直在派遣各路仙人四處尋找神象的蹤跡。一支天兵天將來到桂林發現了正在為農民們耕田勞作的神象,欣喜的同時也感到非常的驚訝。一個天將首領問:“神象,你常侍天帝左右,又保護天帝勞苦功高,為何還要在此幫當地百姓耕田治水,而不返回天庭接受封賞,過些輕鬆的日子呢?”神象回道:“我雖然是天庭的神象,但是同樣也受恩於桂林的老百姓,是他們救了我,為我求來了恢復精氣的食物,為我療傷,讓我得以康復。他們需要我,有我的守護,水妖們才不敢作亂,他們才能生活得更好。我對天帝已鞠躬盡瘁,現在天庭的戰鬥已經勝利結束了,天帝也已不再需要我來守護他了。你們回去吧。就說我神象此生決定待在桂林守護桂林的山水,跟百姓們在一起。”天兵天將見神象留意已決,也就都回去天庭向天帝報信去了。 天帝聽說神象要留在桂林,感嘆不捨之餘,也感恩於神象對他的保護之功。於是天帝命普賢菩薩去往桂林,將天帝手中其中一個最厲害的法器九轉鎮妖塔賜予了神象,可鎮一切邪魔妖道。而神象自此以後,也再也沒有離開桂林,一直跟向公、向婆及桂林百姓生活在一起,為他們耕田治水,快活的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久而久之,神象化成了一座雄偉的象鼻山。遠遠望去,象鼻、象身處處分明。山上那座瓶形小塔,據說就是天帝賜予的九轉鎮妖塔。其實,這座古塔是明代建造的喇嘛型實心磚塔,因塔身正北面嵌有一幅青石線刻的南無普賢菩薩像,所以叫“普賢塔”,也叫“寶瓶塔”,有鎮水,保平安的意思。象鼻山因在灕江之濱,原名“漓山”。唐會昌年間(841—846年),唐代詩人、桂管觀察使元晦以“漓山”之名與陝西臨潼的“驪山”音同,為避其誤會,又取風景宜人之意,更名“宜山”。後又將“宜山”寫作“儀山”,因古文“宜”與“儀”通,音也一樣。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風土記》中說,漓山“一名沉水山,以其在水中,遂名之。”沉水山之名在歷史上文人士大夫之中很少見,估計是民間的俗稱。
相傳,這象鼻山是天上的神象變化而成。它原是為天帝馱寶瓶的神象,給天帝當坐騎。有一年,神象隨天帝外出征戰,戰況異常激烈,很多天兵天將都受了傷,神象也為了保護天帝而負傷累累。到最後,天帝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傷痕累累的神象在戰鬥中與天帝失散了,由於過度疲勞,病倒在了桂林。正當大象生命垂危的時候,一對名叫向公、向婆的桂林老人搭救了它。向公、向婆及附近善良的村民從灕江裡的鯉魚精那求來了它的鬍鬚,製成充滿精氣的米粉,伴以清澈的灕江水來餵養寶象。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寶象慢慢恢復了健康。當時的桂林灕江,水中妖精經常興風作浪,時有洪水暴發,弄得村民們的房子、農田被淹,苦不堪言。為了報答老人的救命之恩,神象多次下灕江,最終降服了一眾水妖,平定了河面,又幫助農民們耕田勞作,疏通水道。在寶象的幫助下,桂林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幸福安定、豐衣足食的好日子。而神象也很喜歡跟桂林百姓在一起的日子,而決定不再返回天庭。天帝感恩於神象的保護,一直在派遣各路仙人四處尋找神象的蹤跡。一支天兵天將來到桂林發現了正在為農民們耕田勞作的神象,欣喜的同時也感到非常的驚訝。一個天將首領問:“神象,你常侍天帝左右,又保護天帝勞苦功高,為何還要在此幫當地百姓耕田治水,而不返回天庭接受封賞,過些輕鬆的日子呢?”神象回道:“我雖然是天庭的神象,但是同樣也受恩於桂林的老百姓,是他們救了我,為我求來了恢復精氣的食物,為我療傷,讓我得以康復。他們需要我,有我的守護,水妖們才不敢作亂,他們才能生活得更好。我對天帝已鞠躬盡瘁,現在天庭的戰鬥已經勝利結束了,天帝也已不再需要我來守護他了。你們回去吧。就說我神象此生決定待在桂林守護桂林的山水,跟百姓們在一起。”天兵天將見神象留意已決,也就都回去天庭向天帝報信去了。 天帝聽說神象要留在桂林,感嘆不捨之餘,也感恩於神象對他的保護之功。於是天帝命普賢菩薩去往桂林,將天帝手中其中一個最厲害的法器九轉鎮妖塔賜予了神象,可鎮一切邪魔妖道。而神象自此以後,也再也沒有離開桂林,一直跟向公、向婆及桂林百姓生活在一起,為他們耕田治水,快活的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久而久之,神象化成了一座雄偉的象鼻山。遠遠望去,象鼻、象身處處分明。山上那座瓶形小塔,據說就是天帝賜予的九轉鎮妖塔。其實,這座古塔是明代建造的喇嘛型實心磚塔,因塔身正北面嵌有一幅青石線刻的南無普賢菩薩像,所以叫“普賢塔”,也叫“寶瓶塔”,有鎮水,保平安的意思。象鼻山因在灕江之濱,原名“漓山”。唐會昌年間(841—846年),唐代詩人、桂管觀察使元晦以“漓山”之名與陝西臨潼的“驪山”音同,為避其誤會,又取風景宜人之意,更名“宜山”。後又將“宜山”寫作“儀山”,因古文“宜”與“儀”通,音也一樣。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風土記》中說,漓山“一名沉水山,以其在水中,遂名之。”沉水山之名在歷史上文人士大夫之中很少見,估計是民間的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