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第一部分乾嘉時期,清朝統治者為了籠絡士人,統一思想,一邊網羅人才大修官書,一邊又“寓禁於征”,大興文字獄,因此學者禁口,從而漢學勃興,訓詁之學風靡一時。乾嘉學者認為,讀書當先通訓詁,始能治經,而要研究訓詁,則離不開古代的傳注。但一個字的字義訓解往往散見於各書,查詢起來很不方便,在這種迫切的形勢下,戴震等許多學者都有心纂錄古訓成一書,以便檢索查詢,卻都因為條件限制而未能實施。後來,阮元完成了這項工作,《經籍纂詁》就是他主編而成的這樣一部訓詁學專著。第二部分阮元歷任封疆大吏,又倡導漢學,廣泛延請同時代的學術大師,共同編纂重大的書籍。他作為乾嘉學派的後輩,繼承戴震等先師的意願,在館閣時,就曾與陽湖孫淵如等人相約分工抄錄群經,但中途停止了。乾隆六十年(1795),阮元調任浙江學政不久,即積極籌備編纂《經籍纂詁》。阮元親自擬定編纂義例,嘉慶二年(1797)組織人力於崇文書院分修,按照“分籍纂訓,以韻歸字”的方法,先由臧和貴、何蘭汀等33人分頭摘抄有關古籍正文和傳注中的註釋文字及古籍、漢碑中的假借字,然後依據《佩文韻府》排列次序,分別編入每一個字之下,一字數音的按其讀音分入各韻,字義不同的各作解釋,依照《佩文韻府》的體例,按平上去入分為106韻,一韻一卷。最後由精於訓詁的臧庸主持定稿,嘉慶三年八月纂成《經籍纂詁》106卷(後又續輯補遺若干條附註在每卷之後)。四年(1799)十二月刻成。第三部分《經籍纂詁》所收為單字,只在註釋中包括雙音詞,每字只講字義,不注音切,一字多義者,先列本義,次列引申義,各個義項之間都用一個圓圈符號隔開,並一一引證古籍正文及古訓解釋,然後再輾轉相訓。這樣依照韻部把要解釋的字歸類,就每個字而申明它的各個義項,又有本訓,有轉訓,其次序佈列,如網在綱,綱舉目張。本書取材廣泛,資料收集豐富,而散見於《說文》《爾雅》等小學專書及漢唐時期經籍正文和專注中的訓詁材料,層次分明、條分縷析地彙集在一起,正是“展一韻而眾字畢備,檢一字而諸訓皆存”,為進一步開展訓詁研究提供了極大方便。第四部分《經籍纂詁》不僅僅將大量的訓詁材料彙輯起來,而且反映了當時學術研究的成果。阮元曾說他的學問“多在訓詁”,說明他在學術上的自信,也反映了他在訓詁學上用力最多,成就也相當巨大。乾嘉時期訓詁學的一大成就就是得音義相通之理,以音訓義,而阮元繼承戴震、王念孫等人的成就,又有新的創見。他編纂《經籍纂詁》就始終貫穿這一精神,並融合進了自己在訓詁學上的見解。阮元手定編輯本書凡例“聲音訓詁,一以貫之”,因此,解釋字義時,有本訓,有轉訓,注意通假關係、音訓關係,收錄了漢碑中的通假字及古人名字中名與字互相訓義的,對於偏僻深奧難以理解的字詞,漢以來注家沒說清楚的,也從多個角度,旁徵博引以求得字詞本義的準確解釋,因此該書對文字的本義及通轉、假借關係分析得尤其精確詳細,彙集總結了乾嘉時代訓詁學研究的巨大成就。《經籍纂詁》資料豐富,又有學術價值,因此成為學者們必備的參考書,所謂“經典之統宗,訓詁之淵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至今對我們研究古文字、訓詁及典章制度仍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家銀行信用卡辦理手續簡單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