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加里的戰爭故事
羅曼·加里(1914—1980),法國作家、飛行員、外交官、導演、編劇……
1914年5月21日,羅曼·加里出生於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的維爾紐斯(今立陶宛首都)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羅曼·卡謝夫。他在俄國和波蘭度過了童年時代,1928年隨母親搬到法國,定居尼斯。他在當地上了中學,後到巴黎學習法律,獲得法學學士學位,並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8年,羅曼·加里進入法國空軍,接受飛行訓練。“二戰”爆發後,他作為空中射擊教官入伍。1940年6月,法國前線全面崩潰後,他決定投奔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力量”,於是駕機逃離法國,輾轉來到英國的格拉斯哥,加入了戰鬥部隊,從此改名為羅曼·加里(加里在俄語中意味著“火”)。他轉戰利比亞、衣索比亞和敘利亞,期間染上傷寒,幾乎喪命。1943年2月,作為洛林轟炸大隊的成員,他轉往西線戰鬥,共完成二十五次攻擊任務。由於屢建戰功,羅曼·加里多次受到嘉獎,獲得了榮譽軍團三級勳章、解放之友勳章、十字軍功章和抵抗戰士紀念章等。
青年時代的羅曼·加里
1945年,羅曼·加里發表在戰爭期間寫成的處女作《歐洲教育》,一舉成名。《歐洲教育》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在波蘭進行反法西斯鬥爭的游擊隊員的故事,真實地描寫了游擊隊員、當地民眾和德國侵略者的行為和心理。小說獲得當年的法國批評家獎,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薩特在《現代》雜誌發表評論,稱其為“最好的抵抗運動小說”。
戰後,羅曼·加里進入外交界,1952年到法國駐紐約聯合國代表處工作,1955年又赴倫敦任職,1956年被任命為法國駐美國洛杉磯總領事。離開外交部後,他還在新聞部當過一年半特派員。
他在1956年發表的《天根》講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法屬赤道非洲的獵象與反獵象的故事,透過主人公莫雷爾一群人的行動,不僅直面急需善待自然、挽救物種、保持生態平衡的嚴峻課題,而且藉此捍衛人的榮譽,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尊嚴,洋溢著濃重的人文主義色彩。它被譽為第一部生態小說,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以上提到的羅曼·加里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經歷在真正給他帶來國際聲譽
羅曼加里的戰爭故事
羅曼·加里(1914—1980),法國作家、飛行員、外交官、導演、編劇……
1914年5月21日,羅曼·加里出生於當時屬於俄羅斯帝國的維爾紐斯(今立陶宛首都)一個猶太人家庭,原名羅曼·卡謝夫。他在俄國和波蘭度過了童年時代,1928年隨母親搬到法國,定居尼斯。他在當地上了中學,後到巴黎學習法律,獲得法學學士學位,並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8年,羅曼·加里進入法國空軍,接受飛行訓練。“二戰”爆發後,他作為空中射擊教官入伍。1940年6月,法國前線全面崩潰後,他決定投奔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力量”,於是駕機逃離法國,輾轉來到英國的格拉斯哥,加入了戰鬥部隊,從此改名為羅曼·加里(加里在俄語中意味著“火”)。他轉戰利比亞、衣索比亞和敘利亞,期間染上傷寒,幾乎喪命。1943年2月,作為洛林轟炸大隊的成員,他轉往西線戰鬥,共完成二十五次攻擊任務。由於屢建戰功,羅曼·加里多次受到嘉獎,獲得了榮譽軍團三級勳章、解放之友勳章、十字軍功章和抵抗戰士紀念章等。
青年時代的羅曼·加里
1945年,羅曼·加里發表在戰爭期間寫成的處女作《歐洲教育》,一舉成名。《歐洲教育》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在波蘭進行反法西斯鬥爭的游擊隊員的故事,真實地描寫了游擊隊員、當地民眾和德國侵略者的行為和心理。小說獲得當年的法國批評家獎,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薩特在《現代》雜誌發表評論,稱其為“最好的抵抗運動小說”。
戰後,羅曼·加里進入外交界,1952年到法國駐紐約聯合國代表處工作,1955年又赴倫敦任職,1956年被任命為法國駐美國洛杉磯總領事。離開外交部後,他還在新聞部當過一年半特派員。
他在1956年發表的《天根》講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法屬赤道非洲的獵象與反獵象的故事,透過主人公莫雷爾一群人的行動,不僅直面急需善待自然、挽救物種、保持生態平衡的嚴峻課題,而且藉此捍衛人的榮譽,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尊嚴,洋溢著濃重的人文主義色彩。它被譽為第一部生態小說,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以上提到的羅曼·加里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經歷在真正給他帶來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