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
出處: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鄭板橋受莒州知州之邀遊歷莒州。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時,得當地王員外大宴款待,員外久聞板橋大名,並渴望得到其墨寶,就用當地名吃“糊塗菜”招待板橋。
鄭板橋品嚐湖塗菜後,讚不絕口,就問王員外這些菜的名字,員外答:“我們當地叫糊塗菜。”員外見板橋正在興頭,就請板橋題字。
板橋早察其意,還是欣然提筆寫下四個大字:難得糊塗。
因此廣為流傳的“難得糊塗”最初是鄭板橋的題字,並非有下一句。
擴充套件資料
據說,“難得糊塗”四個字是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有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流連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
他的室中陳列了一塊方桌般大小的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良,鄭板橋十分歎賞。老人請鄭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背。板橋認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
因硯臺地,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說老先生應該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寶貴之門也。”
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
出處: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鄭板橋受莒州知州之邀遊歷莒州。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時,得當地王員外大宴款待,員外久聞板橋大名,並渴望得到其墨寶,就用當地名吃“糊塗菜”招待板橋。
鄭板橋品嚐湖塗菜後,讚不絕口,就問王員外這些菜的名字,員外答:“我們當地叫糊塗菜。”員外見板橋正在興頭,就請板橋題字。
板橋早察其意,還是欣然提筆寫下四個大字:難得糊塗。
因此廣為流傳的“難得糊塗”最初是鄭板橋的題字,並非有下一句。
擴充套件資料
據說,“難得糊塗”四個字是在山東萊州的雲峰山寫的。有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流連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
他的室中陳列了一塊方桌般大小的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良,鄭板橋十分歎賞。老人請鄭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背。板橋認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
因硯臺地,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說老先生應該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寶貴之門也。”
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