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衎衎呀

    降雪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降雪等級並不是根據地面積雪厚度劃分的。根據氣象部門的標準,由於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大小、形狀、以及積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降雪量是根據雪融化以後的水量多少,來由低到高劃分為多個等級的。降雪量等級有以下幾種: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毫米(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下同)。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毫米。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毫米。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0毫米。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毫米(摺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下同)。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毫米。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毫米。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0毫米。

    △新疆阿勒泰迎來降雪天氣

    在很多地方,有時降雪量會遠大於10毫米,因此很多地方和預報也參照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這兩個等級引入了大暴雪和特大暴雪這兩個概念。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毫米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毫米以上的降雪過程。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0~30.0毫米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毫米以上的降雪過程。

    除此以外,在生活中,我們還偶爾會見到有雪飄落,但是不能形成積雪的狀況,這種降雪被稱為“零星小雪”。

    氣象學把從天上雲裡降下來的雨水(液體)和雪、冰雹(固體)都稱為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水深)。它是按從天空降下的雨或雪、雹等融化後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積聚在地面上的深淺來計算的。如果是雪等固體降水,要先把它們融化成水後再量降水量。在實際操作中也會用稱量的方法,最終達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那麼,積雪的厚度又是怎麼回事呢?積雪本身的厚度在氣象上稱為雪深,單位為釐米。降雪量並非積雪本身的厚度,積雪深度是透過測量氣象觀測場上未融化的積雪得到的,取的是從積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釐米為單位,是一個可以隨著積雪的加深不斷累積變化的數值。降雪量與積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換算,比如降雪量為1毫米,那麼積雪厚度可能達到15毫米。但是這個比例並不固定,而是隨著雪的乾溼程度有所變化,如果雪花鬆軟。溼度小,就容易形成較厚的積雪。

    “積雪深度”和“降雪量”是兩種不同的測量降雪大小的方法。

    降雪等級的劃分通常以規定的時間段內降雪融化成水後折算成降水量來劃分的。24小時內,降雪折算成降水量在0.1~2.4毫米時為小雪,在2.5~4.9毫米時為中雪,在5.0~9.9毫米時為大雪,降水量達到或超過10毫米為暴雪。降雪量與積雪深度的對應關係:一般情況下,當降雪落地後無融化時,在北方地區1毫米(是指融化成水)降雪形成的積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區積雪深度有6~8毫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耕和春耕有什麼區別?重點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