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12910826393

    財務老師來答題。聽完你自己判斷該用哪一個ROA名稱叫“資產回報率”(return on assets)。意思就是你投入的總資產得到了多少回報。你投入企業的總資產可以用會計恆等式表示:資產=負債+權益。負債是你借的,權益是你自己出的。但不管是你借的還是自己掏腰包出的,都算你投入企業的資本。而ROA就是要衡量投入企業的資產與獲得的回報的比。於是乎,在這個指導精神下誕生了多種關於ROA的定義。我這裡只解釋其中最常見的三種。

    1. ROA=淨利潤/總資產分子用淨利潤。因為淨利潤就是企業所有者所獲得的回報。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說,企業所有者借錢(負債)+自掏腰包(權益),總共投入了總資產這麼多錢。最後得到了淨利潤這麼多的回報。沒毛病!

    2.ROA=EBIT/總資產分子為EBIT。關於EBIT我不多做解釋,只說一個結論:EBIT表示企業經營(這裡的經營不只是單純指企業的業務,也包括企業的投資等各項活動)的所有利潤之和(不明白的同學可以想一想EBIT怎麼算的)。既然EBIT表示企業經營的利潤之和,那它就是投資人所獲得的回報。只不過EBIT是由三撥人來分享(債權人,國家,所有者)。但不管是誰來分享這個利潤,這都是企業運用所有投入的資產所獲得的回報。所以投入了總資產,產生了EBIT的回報,沒毛病!

    3.ROA=(淨利潤+利息費用)/總資產分子為“淨利潤+利息費用”。如果看明白了2,這個也就不難明白。這個定義裡面剔除了“企業所得稅”這一項(EBIT=利息費用+企業所得稅+淨利潤)。等於就是把“國家分配到的企業所得”這個部分排除了。這個也不難理解。企業獲得了EBIT這麼多利潤。但始終有“企業所得稅”這麼多錢,投資人始終是拿不到的(不管是債權投資人,還是股權投資人)。那麼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不管我以什麼方式投資,投資人最多拿回“淨利潤+利息費用”這麼多回報。而為了這麼多回報,投入了總資產這麼多錢。沒毛病!ps:個人傾向於用EBIT做分子,因為這樣分子分母才是匹配的。但最終用哪一個其實也得看你用的場合。比如我投資了權益100元,然後我爸借給了我的企業100元。那個這個時候,對於我家庭來說,可能公式3就是比較好的一個衡量指標。個人不太傾向於使用公式1。公式1是站在股東的角度去思考的,但衡量股東回報其實用ROE會更準確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6×24+36的簡便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