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問關於漢語國際教育考試中的案例分析題該怎樣答,我根據自己的粗淺經驗,現總結如下:
1.答題思路:按照 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思路。具體如下:
(1)發現問題:也就是提出問題。在所給的案例中,某個出國教漢語的志願者教師或來中國教外語的外教等, 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遇到的困難可能是課堂教學時的,比如學生上課都不積極回答問題,不願意參與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或者問老師一些可能涉及到“隱私”的問題;也可以是這位老師在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如無法與當地人溝通或交流(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無法適應當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當地人做某事時為什麼會採取那樣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從多角度分析,一般情況下,也不只是一個問題,所以,要按條來答。
(2)分析問題:要求你具體分析一下這位老師或某人遇到這種困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還涉及到一些他所採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於對對方國家文化不瞭解,對方國家可能很注重“隱私”,而在我們國家這不被看做是“隱私”。同時要求你分析出我們的母語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最主要的是和對方國家有什麼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適應,以至於教學和生活中都出現了問題或遇到了困難。關於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沒有做到尊重當地的文化,有沒有試著去融入這種文化,接受這種文化,還是一味的採取排斥策略,認為自己的一切都好,別人的一切都不好。這就是分析問題了。
(3)解決問題:這是最關鍵的部分了。怎麼解決他遇到的問題或困難?你自己提出個對策就行了,當然,要根據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識和應對策略。比如首先尊重當地文化,多和當地人交流,努力讓自己適應當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異,等等。這裡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識是很靈活的,比如華人的謙虛、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總結一下,理順一下,就能答題了。關於這個,如果時間還來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禎的《中國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國文化的特點等,很多東西是很細緻的,自己要稍加總結。如果時間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劉珣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上的關於“跨文化交際”的那個章節仔細看一下,我覺得應對這道題應該夠用了。
2.答題方法:其實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師會看你的邏輯分析能力。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分條論述,千萬別想到哪說到哪,寫出一大片,閱卷老師還得自己去給你找點,這樣,老師會很疲勞的,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思維混亂的。所以說,大家答題時我覺得可以按兩種方法來寫:
第一種: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寫,一共三條,然後在每條的下邊分幾個小點,因為發現的問題肯定不止一個,相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會不止一條。
第二種:按一共出現了幾個問題分條,第一條,問題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2: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3--以此類推。
總結一下,以上兩種方法都各有利弊,因為有時不同的問題是由同一個原因產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種解決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其中一種。按以上的問題全部分析完以後,最好再來個綜述,大致總結一下,字數不用太多,就是有個小結尾。
最後,要跟大家說的是,字數和字跡的問題。這個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的,還有的要求是1500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條理清晰,說明白問題。字數不能太少。字跡當然也是越清晰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碼要工整,讓老師能夠有心情看下去,然後,老師一高興,多給點分。
最近很多人問關於漢語國際教育考試中的案例分析題該怎樣答,我根據自己的粗淺經驗,現總結如下:
1.答題思路:按照 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思路。具體如下:
(1)發現問題:也就是提出問題。在所給的案例中,某個出國教漢語的志願者教師或來中國教外語的外教等, 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遇到的困難可能是課堂教學時的,比如學生上課都不積極回答問題,不願意參與老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或者問老師一些可能涉及到“隱私”的問題;也可以是這位老師在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如無法與當地人溝通或交流(語言障礙,文化障礙),無法適應當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當地人做某事時為什麼會採取那樣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從多角度分析,一般情況下,也不只是一個問題,所以,要按條來答。
(2)分析問題:要求你具體分析一下這位老師或某人遇到這種困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還涉及到一些他所採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於對對方國家文化不瞭解,對方國家可能很注重“隱私”,而在我們國家這不被看做是“隱私”。同時要求你分析出我們的母語文化具有什麼樣的特點,最主要的是和對方國家有什麼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適應,以至於教學和生活中都出現了問題或遇到了困難。關於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沒有做到尊重當地的文化,有沒有試著去融入這種文化,接受這種文化,還是一味的採取排斥策略,認為自己的一切都好,別人的一切都不好。這就是分析問題了。
(3)解決問題:這是最關鍵的部分了。怎麼解決他遇到的問題或困難?你自己提出個對策就行了,當然,要根據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識和應對策略。比如首先尊重當地文化,多和當地人交流,努力讓自己適應當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異,等等。這裡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識是很靈活的,比如華人的謙虛、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總結一下,理順一下,就能答題了。關於這個,如果時間還來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禎的《中國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國文化的特點等,很多東西是很細緻的,自己要稍加總結。如果時間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劉珣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上的關於“跨文化交際”的那個章節仔細看一下,我覺得應對這道題應該夠用了。
2.答題方法:其實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師會看你的邏輯分析能力。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分條論述,千萬別想到哪說到哪,寫出一大片,閱卷老師還得自己去給你找點,這樣,老師會很疲勞的,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思維混亂的。所以說,大家答題時我覺得可以按兩種方法來寫:
第一種: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寫,一共三條,然後在每條的下邊分幾個小點,因為發現的問題肯定不止一個,相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會不止一條。
第二種:按一共出現了幾個問題分條,第一條,問題1: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2: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3--以此類推。
總結一下,以上兩種方法都各有利弊,因為有時不同的問題是由同一個原因產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種解決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其中一種。按以上的問題全部分析完以後,最好再來個綜述,大致總結一下,字數不用太多,就是有個小結尾。
最後,要跟大家說的是,字數和字跡的問題。這個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的,還有的要求是1500以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條理清晰,說明白問題。字數不能太少。字跡當然也是越清晰越好,不要求非得漂亮,但最起碼要工整,讓老師能夠有心情看下去,然後,老師一高興,多給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