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號2954

    梁啟超於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著。

      1901至1902年,先後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史學革命”。

      歐遊歸來之後,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研究重點為先秦諸子、清代學術、史學和佛學。

      梁啟超在文學理論上引進了西方文化及文學新觀念,首倡近代各種文體的革新。文學創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響最大。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這種帶有“策士文學”風格的“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

      在書法藝術方面,梁啟超早年研習歐陽詢,後從學於康有為,宗漢魏六朝碑刻。

      賦稅思想

      他主張賦稅的徵收必須以便民為原則,實行輕稅、平稅政策,而反對與民爭利的“固民所急而稅”的傳統觀點。指出“西人於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稅以便民。中國則乘民之急而重徵之,如鹽政之類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為便民而起,而中國視為助帑之計,行之而騷擾滋甚者,如今之郵政之類是也。”他提出應仿效英國實行平稅政策,便民利民而後求富強。這是一種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財政稅收放在其基礎之上的觀點,對當時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梁啟超認為公債也是一種賦稅,所不同的是“租稅直接以賦之於現在,而公債則間接及賦之於將來”,“不過將吾輩今日應負之義務,而析一部分以遺諸子孫云爾”。但他承認公債對經濟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租稅盡其力於一時,公債將纖其力於多次”,因此他認為公債雖然增加了後代的負擔,但也有利於後代。

      梁啟超最早提出中華民族這一概念,被認為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奠基人之一。,同時梁啟超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學貫中西的大師級人物,在諸多領域都有非凡的思想及學術貢獻。

      新聞言論思想

      梁啟超不僅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家,同時也是新聞史上重要人物,對中國早期報刊政論文有巨大貢獻。從事報刊活動27年,一生創辦領導報刊17種,被譽為“言論界之驕子”,創時務文體,中國早期新聞學者戈公振在《新聞學撮要》中評價:“中國報館之崛起,一切思想的發達,皆由先生啟其端”。

      中國早期證券市場

      梁啟超說:“華人不善效顰,徒慕公司之名,不考公司之實。”;“托拉斯者,原語為trust,譯言‘信’也....,多數之有限公司互相聯合,而以其全全委託少數之人,為眾用信用者。故得是名。”

      宣統二年,梁啟超寫了一篇文章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強而有力的法治國家才能生存。而中國,不知法治為何物。股份有限公司,必須有責任心強因的國民才能夠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1454次火車15車座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