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的實質是美華人民(政府的老闆)和政府(人民請的僱員)之間的利益鬥爭。政府的重要部門不會關門,國家會想辦法讓它正常運轉,如五角大樓,但一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政府部門則會暫時停止運轉。政府關門不會影響到百姓生活,只會影響到政府僱員的生活。實際上,美華人民與美國公共部門就像企業的老闆與員工的關係,事實上美國政府部門就是實行企業化管理制度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美國的被稱為公共部門僱員,簡稱政府僱員,不是政府僱傭誰,而是整個政府人員實行企業僱傭管理制度。“政府僱員”與一些國家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地職權地位和管理上有天壤之別。
美國政府的關門危機也稱“政府停擺”,遠的不說,1977年至1996年,美國聯邦政府幾乎每年停擺一次,短則一天,長則二十幾天都有可能,停擺期間大量政府人員回家“待業”。大多數政府僱員但無需擔心失業,但是不保證會解僱一些非重要職位(非技術性崗位,不是指領導職位),停擺期間公資按保底工資算,但也不會得拖太久,因為政府和國會總會尋找到妥協的辦法。1995年和1996年克林頓政府時期就曾經兩度關門。就有差不多十萬左右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工務員)被解僱。議會每年都會根據地方財力預算解僱或重新招聘一些職位,所以美國工務員不但不是“金飯碗”而且地位較低,平均收入在社會上墊底,與其他行業收入懸殊巨大。所以美國的社會條件沒有官本位思想的土壤,甚至於公務員在美國成了個有點尷尬的職業。全美大學生職業意向調查,想從事公務員職業的人還不到2%。美國這種公務員制度阻斷了人性對權力的嚮往和祟拜,徹底斷絕了官僚特權階層的形成,也徹底阻斷了官俺腐敗根源。美國政府的實權掌握在議會手中,美國的州長不是什麼高階官員,實際權力掌握在州議會手中,它和鎮長是一樣的級別,不存在上下級關係,不是州長的下級,都是平起平坐的。美國地方政府是沒有官階的,不存在層級領導關係。我們按常照一般常識理解的美國州長縣長鎮長的含義是錯誤的。
美國政府停擺的原因是預算案沒有獲得美國國會透過。預算案定不下來就無法劃撥款項,政府工程款項和公務員薪水就會無錢支付。關門指的是暫時停止運轉,與企業“關門”的含義是不同的。政府的停擺和破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政府破產指的是資不抵債,前幾年底特律(美國汽車城)就發生過。所以特朗普上臺後對德法日等國的汽車貿易政策比較強硬,一度讓這些汽車生產大國感到十分恐懼。
美國政府擺擺關門不是因為國家沒錢,而是民意機構議會(老闆)與政府(僱員)之間薪資問題的談判。美華人民是可以跟美國政府談判和討價還價的,這是西方國家通行的制度。政府每花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都需要議會(人民)的批准。
2015年奧巴馬政府向國會提交了3.8萬億美元的總預算案,國會召開聽證會,僵持了幾個月之久。總預算案中有國防,教育,政府開支預算,民生等各項開支。每一項都需參眾兩院投票透過。國家的預算來源是稅收,稅收來自工商業和百姓,美國沒有增值稅目(含在日常消費品中),稅收屬於硬性稅收(透過議會立法),而總統也可以否定議會立法,議會與總統互相制約,所以美華人對於選總統那麼上心就是這個原因。其實美國的政黨的競選綱領不是一層不變的,也可以借鑑對手黨的綱領,所以才會實現交替執政的局面。
美國聯邦政府是中央政府,是國家的主要決策機關,國家層面的透過國會兩院透過的法律和政令全國有效。比如貿易法律,對外國政策全國必須一致。美國的國會是可以否定總統行政政令的,但目前美國參眾兩院都是共和黨多數控制,特朗普執政阻力相當的小。
聯邦政府是決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首腦,就像一個人的大腦一樣重要,如果中央政府都不存在了,那麼美國也亡國了。
美國政府關門的實質是美華人民(政府的老闆)和政府(人民請的僱員)之間的利益鬥爭。政府的重要部門不會關門,國家會想辦法讓它正常運轉,如五角大樓,但一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政府部門則會暫時停止運轉。政府關門不會影響到百姓生活,只會影響到政府僱員的生活。實際上,美華人民與美國公共部門就像企業的老闆與員工的關係,事實上美國政府部門就是實行企業化管理制度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美國的被稱為公共部門僱員,簡稱政府僱員,不是政府僱傭誰,而是整個政府人員實行企業僱傭管理制度。“政府僱員”與一些國家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地職權地位和管理上有天壤之別。
美國政府的關門危機也稱“政府停擺”,遠的不說,1977年至1996年,美國聯邦政府幾乎每年停擺一次,短則一天,長則二十幾天都有可能,停擺期間大量政府人員回家“待業”。大多數政府僱員但無需擔心失業,但是不保證會解僱一些非重要職位(非技術性崗位,不是指領導職位),停擺期間公資按保底工資算,但也不會得拖太久,因為政府和國會總會尋找到妥協的辦法。1995年和1996年克林頓政府時期就曾經兩度關門。就有差不多十萬左右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工務員)被解僱。議會每年都會根據地方財力預算解僱或重新招聘一些職位,所以美國工務員不但不是“金飯碗”而且地位較低,平均收入在社會上墊底,與其他行業收入懸殊巨大。所以美國的社會條件沒有官本位思想的土壤,甚至於公務員在美國成了個有點尷尬的職業。全美大學生職業意向調查,想從事公務員職業的人還不到2%。美國這種公務員制度阻斷了人性對權力的嚮往和祟拜,徹底斷絕了官僚特權階層的形成,也徹底阻斷了官俺腐敗根源。美國政府的實權掌握在議會手中,美國的州長不是什麼高階官員,實際權力掌握在州議會手中,它和鎮長是一樣的級別,不存在上下級關係,不是州長的下級,都是平起平坐的。美國地方政府是沒有官階的,不存在層級領導關係。我們按常照一般常識理解的美國州長縣長鎮長的含義是錯誤的。
美國政府停擺的原因是預算案沒有獲得美國國會透過。預算案定不下來就無法劃撥款項,政府工程款項和公務員薪水就會無錢支付。關門指的是暫時停止運轉,與企業“關門”的含義是不同的。政府的停擺和破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政府破產指的是資不抵債,前幾年底特律(美國汽車城)就發生過。所以特朗普上臺後對德法日等國的汽車貿易政策比較強硬,一度讓這些汽車生產大國感到十分恐懼。
美國政府擺擺關門不是因為國家沒錢,而是民意機構議會(老闆)與政府(僱員)之間薪資問題的談判。美華人民是可以跟美國政府談判和討價還價的,這是西方國家通行的制度。政府每花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都需要議會(人民)的批准。
2015年奧巴馬政府向國會提交了3.8萬億美元的總預算案,國會召開聽證會,僵持了幾個月之久。總預算案中有國防,教育,政府開支預算,民生等各項開支。每一項都需參眾兩院投票透過。國家的預算來源是稅收,稅收來自工商業和百姓,美國沒有增值稅目(含在日常消費品中),稅收屬於硬性稅收(透過議會立法),而總統也可以否定議會立法,議會與總統互相制約,所以美華人對於選總統那麼上心就是這個原因。其實美國的政黨的競選綱領不是一層不變的,也可以借鑑對手黨的綱領,所以才會實現交替執政的局面。
美國聯邦政府是中央政府,是國家的主要決策機關,國家層面的透過國會兩院透過的法律和政令全國有效。比如貿易法律,對外國政策全國必須一致。美國的國會是可以否定總統行政政令的,但目前美國參眾兩院都是共和黨多數控制,特朗普執政阻力相當的小。
聯邦政府是決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首腦,就像一個人的大腦一樣重要,如果中央政府都不存在了,那麼美國也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