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黃河北岸。南朝 梁 江淹《別賦》:“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元 袁桷《清明》詩:“河南禁酒河陽飲,醉醒相看總有情。” 河南孟州的別稱。古稱孟塗國,秦置河雍縣,漢晉時為河陽,唐武宗會昌三年升河陽為孟州,明洪武十年撤州為孟縣。《竹書紀年·晉紀》記載:“周襄王會諸侯於河陽。”《春秋》也記載,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河南省文物局專家介紹說,孟州市從秦漢始置河陽縣,一直延襲到金元,河為黃河,水北為陽,故河陽在黃河北岸。周武王姬發伐紂,會八百諸侯於黃河北岸(今洛陽吉利區,1979年前為孟州轄地)渡口因謂之盟津,又稱富平津。周初這裡稱“盟”稱“向”。春秋時期,周恆王以此地與鄭國,故亦為鄭地。晉文公重耳定王室有功,周襄王以此地賜晉,於是晉始啟南陽(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地區,包括今天的焦作、新鄉和濟源市),孟州為南陽的一部分,稱河陽。戰國屬魏,為垣雍地。東周都洛陽,為幾內地。秦屬三川郡北境,為河雍縣的一部分。漢武帝元封五年分天下為十三部,始稱河陽縣,隸河內郡。新莽改稱河亭縣。東漢稱稱河陽縣,魏、晉、北魏均稱河陽。北魏太和中至東魏元象元年先後築河陽三城,河陽三城遂為洛陽以北軍事重鎮。北齊廢河陽縣,額稅分屬溫、軹二縣,河陽三城為軍戍重地。隋開皇十六年重置河陽縣,屬懷州。唐武德初改為大基縣,置河陽宮。武德三年析置穀旦縣,尋省。武德四年置盟州,八年廢,仍稱河陽縣。咸亨五年復置大基縣,屬洛州。玄宗朝以諱復為河陽縣。開元初,為東京幾邑,屬河南府,其稅權隸河陽三城。建中二年置河陽三城節度使,割河南四縣:溫(今溫縣)、汜水(今滎陽市一帶)、濟源、河清(今孟津縣),租賦入河陽三城使。武宗會昌三年,升河陽為孟州,領河陽、濟源、溫、汜水、河陰五縣為屬邑,隸河北道,河清還河南府。五代、北宋仍為孟州。徽宗政和二年改屬濟源郡,屬京西北路。金天會六年仍為孟州,設防禦使,守盟津。宣宗朝設經略司,領河陽、王屋、濟源、溫四縣,屬河東南路。元仍為孟州,領縣如故。憲宗八年設司侯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濟源,並司侯司入河陽縣。孟州領河陽、濟源、溫三年,隸懷慶路。明洪武初,仍為孟州,省河陽,領溫、濟源二縣。洪武十年改州為縣,始稱孟縣。 唐方鎮名。因節度使治河陽三城得名;簡稱河陽,又名懷衛。建中二年置。較長期領有河陽三城和五縣(後置孟州)及懷、衛二州,相當今河南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縣以西及黃河南岸孟津、滎陽縣的汜水、廣武兩鎮等地。 河陽村位於縉雲縣城西15公里處,居新碧東川新建盆地的西隅。村落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東、西兩側為低矮小山,南面為高峻的中峰山,北面為新建溪。河陽居民同出一祖。據《義陽朱氏宗譜》載:始祖清源……宦遊吳越為錢肅王掌書記,慕縉雲山水秀美,偕弟清淵卜居河陽。從此瓜瓞綿延,生息繁衍,歷宋元明清各代。河陽朱氏在宋元之際,榮登進士第的先後有朱綬、朱紱、朱唏等八人,聲威昭著,煊赫一時。明清以來,名人代出,一直富甲一方,成為一個單一朱姓的核心世家聚落。現存的河陽民居多為清代中晚期建築,也有少量為明末清初建築。由宗祠、牌坊、寺廟與民居組成的完整村落。歷代雖有損毀,但總體儲存狀況較好,現存朱氏大宗祠、圭二祠、哲六十七祠、效四十六祠、顯百一八祠、恆三十八公祠、信女庵、福昌寺、八大門、石拱橋和大量民居。民居中尚存九間以上有特色的明清民居三十餘座。院落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主要為前廳後堂式十八間結構,屬四合院格局。有的在十八間的基礎上再加一個獨立的十八間院落。圍牆是一式的青磚封火山牆。在廊下、門窗、牛腿部位飾以繁縟的木雕。院子常以卵石鋪砌地面。院落之間以弄相隔。 晉 潘岳 曾任河陽縣令,後多以“河陽”指稱潘岳 。唐 王維《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奪 河陽 之美。”宋 蘇轍《寄題江渙長官南園茅齋》詩:“河陽罷後成南圃,彭澤歸來臥北窗。” 甯調元《燕京雜詩》之二:“容易河陽絲兩鬢,婦人醇酒未應憐。”
指黃河北岸。南朝 梁 江淹《別賦》:“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元 袁桷《清明》詩:“河南禁酒河陽飲,醉醒相看總有情。” 河南孟州的別稱。古稱孟塗國,秦置河雍縣,漢晉時為河陽,唐武宗會昌三年升河陽為孟州,明洪武十年撤州為孟縣。《竹書紀年·晉紀》記載:“周襄王會諸侯於河陽。”《春秋》也記載,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河南省文物局專家介紹說,孟州市從秦漢始置河陽縣,一直延襲到金元,河為黃河,水北為陽,故河陽在黃河北岸。周武王姬發伐紂,會八百諸侯於黃河北岸(今洛陽吉利區,1979年前為孟州轄地)渡口因謂之盟津,又稱富平津。周初這裡稱“盟”稱“向”。春秋時期,周恆王以此地與鄭國,故亦為鄭地。晉文公重耳定王室有功,周襄王以此地賜晉,於是晉始啟南陽(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地區,包括今天的焦作、新鄉和濟源市),孟州為南陽的一部分,稱河陽。戰國屬魏,為垣雍地。東周都洛陽,為幾內地。秦屬三川郡北境,為河雍縣的一部分。漢武帝元封五年分天下為十三部,始稱河陽縣,隸河內郡。新莽改稱河亭縣。東漢稱稱河陽縣,魏、晉、北魏均稱河陽。北魏太和中至東魏元象元年先後築河陽三城,河陽三城遂為洛陽以北軍事重鎮。北齊廢河陽縣,額稅分屬溫、軹二縣,河陽三城為軍戍重地。隋開皇十六年重置河陽縣,屬懷州。唐武德初改為大基縣,置河陽宮。武德三年析置穀旦縣,尋省。武德四年置盟州,八年廢,仍稱河陽縣。咸亨五年復置大基縣,屬洛州。玄宗朝以諱復為河陽縣。開元初,為東京幾邑,屬河南府,其稅權隸河陽三城。建中二年置河陽三城節度使,割河南四縣:溫(今溫縣)、汜水(今滎陽市一帶)、濟源、河清(今孟津縣),租賦入河陽三城使。武宗會昌三年,升河陽為孟州,領河陽、濟源、溫、汜水、河陰五縣為屬邑,隸河北道,河清還河南府。五代、北宋仍為孟州。徽宗政和二年改屬濟源郡,屬京西北路。金天會六年仍為孟州,設防禦使,守盟津。宣宗朝設經略司,領河陽、王屋、濟源、溫四縣,屬河東南路。元仍為孟州,領縣如故。憲宗八年設司侯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濟源,並司侯司入河陽縣。孟州領河陽、濟源、溫三年,隸懷慶路。明洪武初,仍為孟州,省河陽,領溫、濟源二縣。洪武十年改州為縣,始稱孟縣。 唐方鎮名。因節度使治河陽三城得名;簡稱河陽,又名懷衛。建中二年置。較長期領有河陽三城和五縣(後置孟州)及懷、衛二州,相當今河南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縣以西及黃河南岸孟津、滎陽縣的汜水、廣武兩鎮等地。 河陽村位於縉雲縣城西15公里處,居新碧東川新建盆地的西隅。村落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東、西兩側為低矮小山,南面為高峻的中峰山,北面為新建溪。河陽居民同出一祖。據《義陽朱氏宗譜》載:始祖清源……宦遊吳越為錢肅王掌書記,慕縉雲山水秀美,偕弟清淵卜居河陽。從此瓜瓞綿延,生息繁衍,歷宋元明清各代。河陽朱氏在宋元之際,榮登進士第的先後有朱綬、朱紱、朱唏等八人,聲威昭著,煊赫一時。明清以來,名人代出,一直富甲一方,成為一個單一朱姓的核心世家聚落。現存的河陽民居多為清代中晚期建築,也有少量為明末清初建築。由宗祠、牌坊、寺廟與民居組成的完整村落。歷代雖有損毀,但總體儲存狀況較好,現存朱氏大宗祠、圭二祠、哲六十七祠、效四十六祠、顯百一八祠、恆三十八公祠、信女庵、福昌寺、八大門、石拱橋和大量民居。民居中尚存九間以上有特色的明清民居三十餘座。院落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主要為前廳後堂式十八間結構,屬四合院格局。有的在十八間的基礎上再加一個獨立的十八間院落。圍牆是一式的青磚封火山牆。在廊下、門窗、牛腿部位飾以繁縟的木雕。院子常以卵石鋪砌地面。院落之間以弄相隔。 晉 潘岳 曾任河陽縣令,後多以“河陽”指稱潘岳 。唐 王維《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 江夏 之童,貌奪 河陽 之美。”宋 蘇轍《寄題江渙長官南園茅齋》詩:“河陽罷後成南圃,彭澤歸來臥北窗。” 甯調元《燕京雜詩》之二:“容易河陽絲兩鬢,婦人醇酒未應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