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瞭解下什麼是蒙特梭利“有準備的環境”?
“有準備的環境”是指一個能夠包含孩子成長中所需要的心理、文化、社會、精神等各個方面的環境,簡而言之就是包含了成長中的基本要素。教室裡安靜而不失活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劃分區域。教具按照學習類別和進行劃分並按照固定的順序擺放在多層架上,從最簡單逐漸到最複雜,便於孩子使用,孩子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固定的地方找到需要的教具。
那“有準備的環境有哪些特點呢?”
1、自由的觀念。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兒童才會顯露他們的本質,成人才可以觀察兒童的興趣和活動,瞭解兒童的個性和發展,隨時改進環境以適應兒童的需要。孩子在一個日益有趣的環境中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工作並專注其中,達到自制、自我教育的境界,並且有機會了解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瞭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這種自我瞭解的機會也是蒙特梭利教室中的自由所帶來的最重要結果。
2、結構與秩序。
外在的秩序感有助於發展兒童內在的秩序感,因此環境的外部組織必須模仿或促進兒童的內部秩序。由於兒童對秩序十分敏感,因此教室的節奏和日常活動必須是可以預料的,學習材料須有秩序地組織起來,教師對兒童的行為指導須正確而精確,孩子能在自己期望的地方找到活動材料。但蒙特梭利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一直保持在原位,敏銳的老師會定期更改環境中物品擺放的位置,配合兒童的成長腳步。
3、真實與自然。
年幼兒童心理的吸收力很強,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手裡拿的活動材料必須具有真實性。蒙特梭利環境為兒童提供的工具是真實、可操作的,而且與兒童身體大小相匹配。例如,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常用的掃帚、垃圾鏟、玻璃碗杯都和兒童身體大小成比例。蒙特梭利教具經常使用的是結實的硬木、玻璃、優質塑膠(在相應的年齡階段)。
兒童受自然界的強烈吸引,包括自然界的迴圈規律、節奏、內部秩序。因此,蒙特梭利認為,自然必須是學習環境的一部分。在許多蒙特梭利教室中,由兒童自己照料的植物、動物、小花園都是常見的可供兒童學習的自然界事物。
4、美感與氣氛。
蒙特梭利提倡不僅活動材料要具有美感,而且環境本身必須具備和諧的氣氛。她認為,真正的美是建立在簡潔的基礎上,其教室環境在視覺上要協調統一、生動、美觀、大方,但又不顯得過分刺激和凌亂。除了美之外,蒙特梭利還提倡整個環境應當平和、有滋養力,輕鬆而溫馨,使兒童樂在其中。
5、蒙特梭利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是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由於這些教具是實際可以操作的,所以往往比其他內容更受重視,但也被人誤解為訓練兒童的各種技巧。蒙特梭利教具不同於玩具,它是蒙特梭利博士根據現代科學理論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富有結構、秩序特徵的工作材料。它們不是提供給教師使用,而是提供給幼兒做“成長工作”時所使用的材料;它們不是輔助教師上課的物品,而是讓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媒介。兒童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發展智力、注意力、持久的心理平衡、抽象思維和自然創造,可以說,教具正是蒙特梭利博士環境理論物化的結晶。
具體來說,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在Casa環境中,蒙特梭利教具可以分為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語言教具、數學教具和科學文化教具。在教室裡每個教具只有一份,教室不能變成教具的市場。激發兒童精細感官的教具有一些就夠了,太多了就會過猶不及。每種教具都要能夠實現某種教學任務。
6、社會生活的發展。
環境不單指物質材料,更包含了與孩子互動的人,並且人才是幼兒學習和吸收的主要物件,包括孩子與孩子互動、孩子與老師互動。
首先我們瞭解下什麼是蒙特梭利“有準備的環境”?
“有準備的環境”是指一個能夠包含孩子成長中所需要的心理、文化、社會、精神等各個方面的環境,簡而言之就是包含了成長中的基本要素。教室裡安靜而不失活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劃分區域。教具按照學習類別和進行劃分並按照固定的順序擺放在多層架上,從最簡單逐漸到最複雜,便於孩子使用,孩子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固定的地方找到需要的教具。
那“有準備的環境有哪些特點呢?”
1、自由的觀念。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兒童才會顯露他們的本質,成人才可以觀察兒童的興趣和活動,瞭解兒童的個性和發展,隨時改進環境以適應兒童的需要。孩子在一個日益有趣的環境中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工作並專注其中,達到自制、自我教育的境界,並且有機會了解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瞭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這種自我瞭解的機會也是蒙特梭利教室中的自由所帶來的最重要結果。
2、結構與秩序。
外在的秩序感有助於發展兒童內在的秩序感,因此環境的外部組織必須模仿或促進兒童的內部秩序。由於兒童對秩序十分敏感,因此教室的節奏和日常活動必須是可以預料的,學習材料須有秩序地組織起來,教師對兒童的行為指導須正確而精確,孩子能在自己期望的地方找到活動材料。但蒙特梭利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一直保持在原位,敏銳的老師會定期更改環境中物品擺放的位置,配合兒童的成長腳步。
3、真實與自然。
年幼兒童心理的吸收力很強,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手裡拿的活動材料必須具有真實性。蒙特梭利環境為兒童提供的工具是真實、可操作的,而且與兒童身體大小相匹配。例如,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常用的掃帚、垃圾鏟、玻璃碗杯都和兒童身體大小成比例。蒙特梭利教具經常使用的是結實的硬木、玻璃、優質塑膠(在相應的年齡階段)。
兒童受自然界的強烈吸引,包括自然界的迴圈規律、節奏、內部秩序。因此,蒙特梭利認為,自然必須是學習環境的一部分。在許多蒙特梭利教室中,由兒童自己照料的植物、動物、小花園都是常見的可供兒童學習的自然界事物。
4、美感與氣氛。
蒙特梭利提倡不僅活動材料要具有美感,而且環境本身必須具備和諧的氣氛。她認為,真正的美是建立在簡潔的基礎上,其教室環境在視覺上要協調統一、生動、美觀、大方,但又不顯得過分刺激和凌亂。除了美之外,蒙特梭利還提倡整個環境應當平和、有滋養力,輕鬆而溫馨,使兒童樂在其中。
5、蒙特梭利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是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由於這些教具是實際可以操作的,所以往往比其他內容更受重視,但也被人誤解為訓練兒童的各種技巧。蒙特梭利教具不同於玩具,它是蒙特梭利博士根據現代科學理論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富有結構、秩序特徵的工作材料。它們不是提供給教師使用,而是提供給幼兒做“成長工作”時所使用的材料;它們不是輔助教師上課的物品,而是讓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媒介。兒童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發展智力、注意力、持久的心理平衡、抽象思維和自然創造,可以說,教具正是蒙特梭利博士環境理論物化的結晶。
具體來說,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在Casa環境中,蒙特梭利教具可以分為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語言教具、數學教具和科學文化教具。在教室裡每個教具只有一份,教室不能變成教具的市場。激發兒童精細感官的教具有一些就夠了,太多了就會過猶不及。每種教具都要能夠實現某種教學任務。
6、社會生活的發展。
環境不單指物質材料,更包含了與孩子互動的人,並且人才是幼兒學習和吸收的主要物件,包括孩子與孩子互動、孩子與老師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