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當生物受到核輻射後,DNA遭到破壞而產生外形的變化,這一過程要花很長時間.如果輻射影響到了生物的遺傳基因,那麼這種變異的過程則更長.這種情況下,生物本身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變異可能會出現在下一代身上.

    外形上發生的變化不可預測,這要看生物的哪一部分基因遭到了破壞.比如毛髮的顏色、面板的結構、骨骼的形狀、腺體的功能等,都有可能.

    細胞分裂時,存在於細胞核內的DNA首先複製,新生的細胞要根據DNA的指令生產蛋白質,才能完成細胞該承擔的任務.但是DNA受到射線影響發生變化後,生產的蛋白質就會發生變化,其功能也不同.這就是生物個體在受到輻射後發生變異的表現形式.比如控制人體膚色的DNA片段被破壞,那麼身體再生產面板細胞時,新的細胞也許就會變成其他顏色.

    通常來講,發生變異的生物看起來都是“不正常”的,比如身體比例不勻稱,或者身體顏色不適合本來的生存環境.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經過很長時間才在大自然的選擇中生存下來的,發生變異的生物由於和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或者因為個體的機能出現異常,都比較難生存下來.當然,變異對生物不一定全是壞的,如果放射性物質正好改變了生物的某種缺陷,對於生物來說也是“因禍得福”.

    生物在放射性物質面前都是“平等”的,所有生物都沒有“防輻射”的特殊能力.但是發生變異的情況卻不盡相同.生理結構比較單一,基因也相對簡單的生物,被強制“改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像哺乳類動物這種高階動物,某段DNA被破壞後,產生的變異也許從外觀上不易被察覺.

    下面是幾個例子:

    例如在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洩漏事件(1986年)之後的1996年春天,美、俄、烏三國派出了一個聯合者察團共9名科學來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度墟上,同行的還有2名烏克蘭國家安全部人員,研究10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核原料洩漏事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科學考察小組進入切爾諾貝利時,曾遭遇一群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最後當局集結大量軍隊、輕重型武器,將所有能發現的巨鼠群消滅.科學檢測表明,這些怪鼠內的RNA和DNA物質經放射線輻射之後,發生突變,已成為地球上一個全新的鼠種.

    另外,2010年10月,美國漢福德核工廠327號大樓的熱室(強放射性工作室)被遷出來,大樓整體拆除工作開始.11月,負責核工廠清掃工作的承包商在該基地發現多處含有致命劑量放射物 的老鼠排洩物,為了捕獲這隻四處流竄的“放射鼠”,避免附近居民受到危害,工作人員設定了近60個捕鼠器,可是一無所獲.有人擔心,核輻射可能使“放射鼠”產生變異,將來產生一個全新的鼠種——“食人巨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厲害!國際排聯修改規則,有媒體解讀出踩中線犯規,這是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