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逆時針會破壞豬肉的蛋白質?真的假的?
33
回覆列表
  • 1 # 美食坐家

    謝友邀我回答!

    破壞蛋白質,一般要透過高溫或者加某種物質可以做到,如果人手動可以做到的話,那麼人就成了神啦,而事實證明人永遠不可能變成神。如果硬要說“破壞”,上述的攪拌使蛋白質變性只是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目地在於賦予肉餡一定的口感,即使中間換方向,也只是破壞口感,對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沒有絲毫影響。

    真實的情況是,廚子順時針攪拌豬肉會更有力一些,豬肉碎攪拌的更勻稱一些而已。

  • 2 # 包大人玩科學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已經上映有些時日了。相對於舌尖1的驚豔、舌尖2的用心,目前正在熱播的舌尖3雖然人氣高居不下,但口碑卻不是特別好。每集中總有零零總總的小細節被各大網友、大V挑出來“打臉”一番。這不,最近的一期又被網友熱烈吐槽了一波。

    這個說法,我們細緻分析一下的話,解讀起來是沒錯,攪拌肉餡兒確實同一方向攪和能夠幫助肉餡出水更少、肉質口感更佳。然而,細節上也確實是發現了這麼一些小問題:

    ——必須要順時針嗎?

    沒必要,只要同一方向即可,順時針或者逆時針並沒有更多的資料表明會產生影響。

    ——豬肉的蛋白質逆著攪拌會被破壞?

    破壞的不是蛋白質,只要是破壞蛋白質的凝膠作用、肉質纖維和肉與肉之間的結構網。

    具體原理嘛,今天包大人就來幫你科普科普:

    在瞭解作用機理前,我們先來看看兩個概念

    ——蛋白質的凝膠作用和纖維

    【關於蛋白質的凝膠作用】

    蛋白質凝膠的形成可以定義為蛋白質分子的聚集現象,在這種聚集過程中,吸引力和排斥力處於平衡,以至於形成能保持大量水分的高度有序的三維網路結構或基體

    【纖維】

    纖維是指由連續或不連續的細絲組成的物質。纖維在維繫組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關於攪拌肉餡兒的技巧,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方向攪動是保持肉餡的纖維方向大部分一致,並且總是在一個方向吸水,故不易滲出”

    從原理來說,就是攪拌能使肉中部分細胞破裂而釋放出蛋白質,遊離出的肌球蛋白在攪拌力的作用下,使球形的肽鏈逐漸伸展並相互連線而形成網路結構,大量水分被包在網路組織中,加強了蛋白質的凝膠作用,從而促使肉餡抱團。

    是不是很複雜?

    說通俗點,在我們攪拌肉餡前,會加入了調料如鹽、醬油等,會析出肉、蔬菜裡的水分,同時我們也會加入少量的水,這是水分的由來。

    而攪拌破壞了肉中細胞結構,讓蛋白質從細胞中析出,然後就會有上面提到的蛋白質凝膠的現象,恆定的力道和方向能讓結構處於平衡穩定,把這些多出來的水分包裹在組織中,不會以水肉分離的狀態呈現出來,如此肉餡才會形成一團,也不會幹結缺水。

    總結起來就是5個字:有勁道、好吃

    當來回攪拌肉類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如果從正反兩個方向來回攪拌肉餡,由於來回攪拌,蛋白質之間的網路組織就很難形成,對水分的包裹能力減弱甚至破壞,吸水量便會大為減少,肉餡數量就顯得少;與此同時,剛剛形成的凝膠蛋白被破壞, 肉餡粘性減弱,抱合力亦差,在口感上也會幹癟沒有嚼勁。

    所以千萬不要讓熊孩子把肉泥當攪拌玩具,不然可能這鍋肉就沒人吃了呀。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