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原始發展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它是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裡可隨身攜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近代發展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製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後來出現機械計算器。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計圓柱型對數算尺,這種計算尺不僅能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甚至可以計算三角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這些計算工具不僅帶動了計算器的發展,也為現代計算器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現代社會應用廣泛的計算工具。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建立第一個可程式設計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
起源發展原始發展計算器是最早的計算工具,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種結繩記事的方法,用來計數或者記錄歷史。它是由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還有古希臘人的安提凱希拉裝置,中國的算盤等。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裡可隨身攜帶。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近代發展早期的計算器為純手動式,如算盤、算籌等。算盤通常是以滑動的珠子製成。在西方,算盤在印度阿拉伯數字流行前使用了數個世紀,且在近代中國的記帳與商務上仍廣泛使用。後來出現機械計算器。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計圓柱型對數算尺,這種計算尺不僅能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甚至可以計算三角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這些計算工具不僅帶動了計算器的發展,也為現代計算器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現代社會應用廣泛的計算工具。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Pascaline)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萊布尼茲(Leibniz)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19世紀,巴貝奇將計算工具的概念更往前推,試圖建立第一個可程式設計式計算器,但他建造的機器太重了,因而無法操作。20世紀,20世紀70年代開始,微處理器技術被吸納進計算器製程,最初的微處理器是Intel於1971年為日本名為Busicom(ビジコン)的計算器公司生產的,1972年惠普推出第一款掌上科學計算器H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