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聯上增減一字或幾字,會使之與原意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反。 1.相傳某地有個紈絝子弟平日十分浪蕩,慢慢變得窮困潦倒,以至除夕連做午飯的米都沒有,就在門口貼了一副自嘲聯:“行節儉事;過淡泊年。”本村一位老先生見了,提筆在聯首分別加上“早”字、“免”字。那窮少爺看後,十分羞愧,從此不再遊手好閒。 2.明代大學士解縉是對聯高手。一次,有位朋友跟他開玩笑,在他門口貼了一副對聯:“閒人免進;盜者休來。”解縉便在聯尾分別添上:“賢人進”“道者來”。他用了“賢”“道”兩個諧音字,使對聯變得幽默風趣。 3.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眾人都把他的字視為墨寶,每年除夕貼的春聯,次日早晨就不見了,不得不重寫。這年除夕,他動了一下腦筋,貼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二天早晨一看,這副不吉利的對聯果然沒人敢要,他立即將早已寫好的“今朝至”“昨夜行”分別補在聯尾,成了一副吉祥的春聯。 4.明末洪承疇曾任兵部尚書,後叛明降清。這年春節,他自書門聯:“君恩似海;臣節如山。”有人見了,在聯尾分別添上“矣”字、“乎”字,尖銳地嘲諷了他。 5.以前,鄂西山區,桌某長子娶媳婦,請一位老學究寫婚聯。可能是招待不周,老學究竟寫出一副喪聯,鄉親們看了無不搖頭。這時鼓樂齊鳴,花轎已到,要換已來不及了。新娘下轎看到門聯竟是:“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露秋霜萬年愁。”她靈機一動,急步上前將兩個尾字撕去,使之變成了一副好婚聯。眾人見了,無不拍手叫絕。
在對聯上增減一字或幾字,會使之與原意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反。 1.相傳某地有個紈絝子弟平日十分浪蕩,慢慢變得窮困潦倒,以至除夕連做午飯的米都沒有,就在門口貼了一副自嘲聯:“行節儉事;過淡泊年。”本村一位老先生見了,提筆在聯首分別加上“早”字、“免”字。那窮少爺看後,十分羞愧,從此不再遊手好閒。 2.明代大學士解縉是對聯高手。一次,有位朋友跟他開玩笑,在他門口貼了一副對聯:“閒人免進;盜者休來。”解縉便在聯尾分別添上:“賢人進”“道者來”。他用了“賢”“道”兩個諧音字,使對聯變得幽默風趣。 3.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眾人都把他的字視為墨寶,每年除夕貼的春聯,次日早晨就不見了,不得不重寫。這年除夕,他動了一下腦筋,貼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二天早晨一看,這副不吉利的對聯果然沒人敢要,他立即將早已寫好的“今朝至”“昨夜行”分別補在聯尾,成了一副吉祥的春聯。 4.明末洪承疇曾任兵部尚書,後叛明降清。這年春節,他自書門聯:“君恩似海;臣節如山。”有人見了,在聯尾分別添上“矣”字、“乎”字,尖銳地嘲諷了他。 5.以前,鄂西山區,桌某長子娶媳婦,請一位老學究寫婚聯。可能是招待不周,老學究竟寫出一副喪聯,鄉親們看了無不搖頭。這時鼓樂齊鳴,花轎已到,要換已來不及了。新娘下轎看到門聯竟是:“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露秋霜萬年愁。”她靈機一動,急步上前將兩個尾字撕去,使之變成了一副好婚聯。眾人見了,無不拍手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