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十五是大端午節。
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還有,在屈原故鄉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頭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
到了五月初五頭端陽這天,人們開始包粽子、煮雞蛋、吃大蒜、喝雄黃酒,還採來白艾和菖蒲用紅紙條紮成束後懸於門前。
到了農曆五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備下佳餚接女兒、女婿回家同享,俗稱“過大端陽”,這期間的重頭戲包括划龍舟、投粽子、辦詩會,這種熱鬧的節日氣氛一直持續到農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陽”,前後長達20天。
端午節的習俗
中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端午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農曆五月十五是大端午節。
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還有,在屈原故鄉秭歸有三個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頭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
到了五月初五頭端陽這天,人們開始包粽子、煮雞蛋、吃大蒜、喝雄黃酒,還採來白艾和菖蒲用紅紙條紮成束後懸於門前。
到了農曆五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備下佳餚接女兒、女婿回家同享,俗稱“過大端陽”,這期間的重頭戲包括划龍舟、投粽子、辦詩會,這種熱鬧的節日氣氛一直持續到農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陽”,前後長達20天。
端午節的習俗
中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端午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