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45614419611

    因為手機處理器和儲存耐不住。

    目前千萬畫素攝像頭(都不說多攝了),每幀有千萬個點的資料,每個點的顏色值要花至少3位元組表示,也就是30MB大小。

    有的手機,相機高階選項裡是有原畫質照片的,一張就是幾十兆。

    如果不做任何處理,直接無腦儲存的話,按影片最低24幀/秒的速度算,每秒要儲存720MB資料。

    且不說目前的手機儲存基本沒法那麼快寫入,就算能,你的儲存空間扛得住?

    那麼做一下處理吧,做一個有失真壓縮(bmp圖無壓縮,png無失真壓縮,jpg有失真壓縮,可以對比下體積),影片有失真壓縮的壓縮比率可以比jpg還高,總算能把體積降下來了。

    然而,即使如此,千萬畫素全解析度有失真壓縮,每秒產生的影片檔案也有好幾MB/s那麼誇張(兩百萬畫素即1080p 60fps的高畫質影片每秒差不多1M)。

    並且,哪怕只是這麼簡單的做下壓縮,全解析度下的運算量,也足夠把高階手機跑的滾燙,中低端甚至帶不動。

    所以,必須降低解析度——解析度下降了,有失真壓縮損失了資訊,畫質一下就差了一大截。

    這還只是開始。

    “全畫質”但原始資料,其實畫質很差,遠沒有你看到的相片那麼好,相機應用花了很大功夫幫你“P圖”了,這還是不開濾鏡的必備基本功,包括但不限於:

    連續捕獲快門時的數幀圖片,前後對比修正模糊;用銳化演算法提升銳度以修正模糊;用濾波演算法過濾影象噪點;修正調整灰度/亮度直方圖,均衡曝光不平衡或過曝/欠曝;調整rgb顏色通道,修正顏色誤差,比如Sunny、白熾光、陰天;如果有多攝,還需要根據各個攝像頭的焦距和位置,建立三維模型(高中光學的視覺光路圖),基於這個三維模型將多攝影象合併;合併多攝影象時,基於多攝的光路圖,可以將照片內容識別出簡單的三維資訊(方位,距離),根據這些資訊和拍攝模式,調整不同目標的降低/提高模糊,形成景深效果;……

    以上每一步都耗時都是以毫秒為單位,從按下快門到相片處理出來,已經是人類可感知的半秒以上了。

    而24幀影片每幀有多少時間處理?

    42毫秒。

    話說,想知道沒有“修圖”過的原畫幅資料長啥樣嗎?

    這個是專業攝影師最需要的圖片,而不是應用修過的——因為修圖必然會損失資訊。

    相機app裡,把圖片格式改為原始格式,拍出來的相片是raw字尾名,一張幾十兆。

    需要透過特殊的軟體/應用才能開啟,可以看下有多樸素有多寒磣,和相機應用輸出的圖片,差距堪比證件照(還是打光錯誤加沒對焦)與本人。

    ========小彩蛋========

    影片處理開銷有多大?遠不是手機裡看個抖音那麼簡單。

    影片播放:如果想要照片級別的完美畫質,那麼電腦上用合適的專業播放器(別和我說騰訊影片、迅雷看看、愛奇藝、QQ影音這些渣渣,甚至高大上的potplayer都需要配置輔助工具並進行設定),播放1920x1080 60fps,5M以上位元速率的影片,要完美還原畫質,大約可以讓一臺中檔偏高的遊戲桌上型電腦,cpu和顯示卡跑的發燙。

    至於影片壓制麼……手機上找個影片編輯軟體,就把畫質嚴重縮水的手機影片轉換下格式,然後摸一摸手機有多燙就知道了。還可以試試下一個前面那種全畫幅影片,讓手機app處理下,相信我,絕對比播放速度還慢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愛的小貓的作文18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