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塔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程式碼TJ,簡稱塔吉克。 獨立日:9月9日(1991年) 貨幣: 塔吉克盧布 國家政要: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莫諾夫 (Emomali Rakhmonov ),1994年11月任職,1999年連任。 自然地理:面積為14.31萬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東南部的內陸國。西部和北部分別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接壤,東鄰中國新疆,南界阿富汗。地處山區,境內山地和高原佔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北部山脈屬天山山系,中部屬吉薩爾-阿爾泰山系,東南部為冰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最高的為共產主義峰,海拔為7495米。北部是費爾幹納盆地的西緣,西南部有瓦赫什谷地、吉薩爾谷地和噴赤谷地等。大部分河流屬鹹海水系,主要有錫爾河、阿姆河、澤拉夫尚河、瓦赫什河和菲爾尼甘河等。水力資源可觀。湖泊多分佈在帕米爾高原。喀拉湖最大,為鹽湖,海拔3965米。全境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高山區隨海拔高度增加大陸性氣候加劇,南北溫差較大。全境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2℃~2℃;7月平均氣溫為23℃~30℃。年降水量150~250毫米。帕米爾山西部終年積雪,形成巨大的冰河。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僅植物就有5000餘種。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5小時;比臺北時間晚3小時 國際電話碼: 992 首都 杜尚別(Dushanbe),有人口56.2萬(2000年1月)。夏季最高氣溫可達40℃,冬季最低氣溫-20℃。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三個州、一個區、一個直轄市:戈爾諾-巴達赫尚州、索格特州(原列寧納巴德州)、哈特隆州、和中央直屬區和杜尚別市。 人口:625萬(2002年1月)。主要民族為塔吉克族(佔70.5%),烏茲別克族(佔26.5%)、俄羅斯族(佔0.32%),此外還有韃靼、吉爾吉斯、烏克蘭、土庫曼、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是遜尼派,帕米爾一帶屬於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國語為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與波斯語相近),俄語為族際交流語言。編輯本段【簡史】 公元9—10世紀,塔吉克民族基本形成,是中亞的一個古老民族。9世紀,塔吉克人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以布哈拉為首都的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的薩馬尼德王朝,塔吉克人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正是在這一長達百年的歷史時期形成。10—13世紀加入伽色尼王國和花拉子模王國。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6世紀起加入布哈拉汗國。1868年,北部費爾干納州和撒馬爾罕州部分地區併入俄國,南部的布哈拉汗為俄國屬國。1917年11月—1918年2月,北部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加入土庫曼自治共和國。1920年布哈拉人民革命後,宣佈成立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10月14日建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9年10月16日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5日加入蘇聯。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最高蘇維埃透過共和國主權宣言。1991年8月底更名為塔吉克共和國,同年9月9日,塔吉克共和國宣佈獨立,確定該日為共和國獨立日,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編輯本段【歷史】 大部分領土原屬布哈拉汗國,19世紀60年代併入沙俄 。1924年成為烏茲別克所屬的自治共和國 。1929年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同年加入蘇聯 。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透過主權國家宣言 。1991年8月底改國名為塔吉克共和國;9月9日宣佈獨立。獨立後,政治、宗教 、民族鬥爭激烈,加之外國勢力插手,政局持續動盪,政權幾度更迭 。1994 年11月埃莫瑪利·拉赫莫諾夫當選共和國首任總統。【對外關係】 塔吉克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優先發展同鄰國的關係,積極爭取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以爭取援助和投資。 塔吉克與中 國於1992年1月4日建交 。
國名:塔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程式碼TJ,簡稱塔吉克。 獨立日:9月9日(1991年) 貨幣: 塔吉克盧布 國家政要:總統埃莫馬利·拉赫莫諾夫 (Emomali Rakhmonov ),1994年11月任職,1999年連任。 自然地理:面積為14.31萬平方公里,是位於中亞東南部的內陸國。西部和北部分別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接壤,東鄰中國新疆,南界阿富汗。地處山區,境內山地和高原佔90%,其中約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國”之稱。北部山脈屬天山山系,中部屬吉薩爾-阿爾泰山系,東南部為冰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最高的為共產主義峰,海拔為7495米。北部是費爾幹納盆地的西緣,西南部有瓦赫什谷地、吉薩爾谷地和噴赤谷地等。大部分河流屬鹹海水系,主要有錫爾河、阿姆河、澤拉夫尚河、瓦赫什河和菲爾尼甘河等。水力資源可觀。湖泊多分佈在帕米爾高原。喀拉湖最大,為鹽湖,海拔3965米。全境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高山區隨海拔高度增加大陸性氣候加劇,南北溫差較大。全境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2℃~2℃;7月平均氣溫為23℃~30℃。年降水量150~250毫米。帕米爾山西部終年積雪,形成巨大的冰河。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僅植物就有5000餘種。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5小時;比臺北時間晚3小時 國際電話碼: 992 首都 杜尚別(Dushanbe),有人口56.2萬(2000年1月)。夏季最高氣溫可達40℃,冬季最低氣溫-20℃。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三個州、一個區、一個直轄市:戈爾諾-巴達赫尚州、索格特州(原列寧納巴德州)、哈特隆州、和中央直屬區和杜尚別市。 人口:625萬(2002年1月)。主要民族為塔吉克族(佔70.5%),烏茲別克族(佔26.5%)、俄羅斯族(佔0.32%),此外還有韃靼、吉爾吉斯、烏克蘭、土庫曼、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是遜尼派,帕米爾一帶屬於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國語為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與波斯語相近),俄語為族際交流語言。編輯本段【簡史】 公元9—10世紀,塔吉克民族基本形成,是中亞的一個古老民族。9世紀,塔吉克人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以布哈拉為首都的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的薩馬尼德王朝,塔吉克人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正是在這一長達百年的歷史時期形成。10—13世紀加入伽色尼王國和花拉子模王國。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6世紀起加入布哈拉汗國。1868年,北部費爾干納州和撒馬爾罕州部分地區併入俄國,南部的布哈拉汗為俄國屬國。1917年11月—1918年2月,北部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加入土庫曼自治共和國。1920年布哈拉人民革命後,宣佈成立布哈拉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10月14日建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9年10月16日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5日加入蘇聯。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最高蘇維埃透過共和國主權宣言。1991年8月底更名為塔吉克共和國,同年9月9日,塔吉克共和國宣佈獨立,確定該日為共和國獨立日,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編輯本段【歷史】 大部分領土原屬布哈拉汗國,19世紀60年代併入沙俄 。1924年成為烏茲別克所屬的自治共和國 。1929年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同年加入蘇聯 。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透過主權國家宣言 。1991年8月底改國名為塔吉克共和國;9月9日宣佈獨立。獨立後,政治、宗教 、民族鬥爭激烈,加之外國勢力插手,政局持續動盪,政權幾度更迭 。1994 年11月埃莫瑪利·拉赫莫諾夫當選共和國首任總統。【對外關係】 塔吉克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優先發展同鄰國的關係,積極爭取與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以爭取援助和投資。 塔吉克與中 國於1992年1月4日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