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niioo358

    祭祀,在華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高地位,尤其是古代中國。所謂“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品的選擇是祭祀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孝經》疏曰:“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禮者,似也,謂祀者似將見先人也。”而祭品是實現“人神相通”的重要道具。古代祭祀中,動物類的祭品統稱“犧牲”。“犧”指動物的毛色純,“牲”指動物的完整無缺。“三牲”特指由牛、羊、豕(豬)這三種“犧牲”組成的祭品,往往用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等比較莊嚴隆重的祭典中。由於在祭祀之前,必須將牲畜在欄圈中畜養一段時間,所以經過畜養的“三牲”稱為“牢”。春秋以後,牛、羊、豕三牲兼用稱“太牢”(也叫大牢),是最高等級的祭獻;僅用羊、豕二牲稱“少牢’(也叫小牢);牛羊豕中單獨用一牲稱“特”。祭祀用的“三牲”必須透過嚴格的占卜挑選和精心的飼養,在有些特別重大的祭典中,祭牲在祭祀前三個月就要在欄圈內專門餵養,而且非常講究“犧牲”的毛色純正和身體完整。《春秋·宣公三年》載:“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春秋·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牛角,乃免牛。”“郊”就是“祭天”,文中的意思就是說,祭天用的牛,必須經過占卜來確定,如果在圈養的過程中,哪怕是牛角和牛口有了小傷,也要“改卜”更換,如果更換的牛死了或又傷了,則寧願“不郊”,也不敢用有瑕疵的牛來祭祀。被挑選出來圈養的“三牲”,由於它們是用來供祖先和天地享用的,所以其地位非常高。平時必被穿上繡有圖集的“衣服”,《史記·老莊列傳》載:“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同時古籍中“君式齊牛”、“國君下齊牛”等記載,說明即使國君見到它們,也要對其致敬。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天、地、祖先懷有怎樣的崇敬之情。古代中國嚴格的等級制度,也顯現在祭祀活動中。具體到祭品,則表現在對“犧牲”的選用和“分胙”上。根據周代禮儀,帝王、諸侯致祭宗廟,牛、羊、豕全備,用“太牢”,卿大夫致祭宗廟,用“少牢”,不得僭越。《禮器》上也說,大夫以上祭祀用“太牢”叫做“禮”,士祭祀用“太牢”就是“無禮”,這叫做“攘”。同時,應該有的禮數沒有達到也不行,齊國的晏仲平祭祀自己的祖先,做祭品的豬腿小到了蓋不住豆,穿著洗過的舊衣服參加朝會,君子說他太小氣,稱之為“隘”。“胙”指的是祭品中的祭肉,“分胙”就是分食祭肉。古人認為,祭祀用的“犧牲”可以通神,神靈和祖先享用之後,會把福祉寄寓在牲體之中。分食這些牲體,就會得到祖先和神靈的保佑。“分胙”由主祭者來掌握,既要求平均,又要根據等級尊卑確定受“胙”的次序和享用的部位。在具體的祭祀中,不同朝代對祭牲的毛色和部位有不同的喜好。《禮記·明堂位》雲:“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夏后氏祭心,殷祭肝。”說明夏朝祭祀喜歡用黑色的祭牲,且愛用動物的心;商朝祭祀喜歡白色的公牛,且愛用動物的肝。而在周代天子祭天時,祭牲用騂,即黃赤色的牛。獻牲時,天子要親自牽牲。進入廟門,把牲系在石碑上。卿大夫坦開衣服宰牛,先取牛毛,以耳部的毛為好。再以鸞刀剖開牛腹,取出血和腸子間的脂肪,然後退下。等到生肉和熟肉都獻上之後,天子才退下,以示對天的恭敬。同時,在不同的祭典中,對祭牲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比如,祭地時要把赤色小牛埋在壇下,祭四時之神時要把羊、豕埋在泰昭壇下等等。此外,對祭牲的生熟也非常講究,一般來說,祭天用牲血,祭自然之神用生肉,祭祖先則用熟肉。但祭祀初祖則要用生肉,因為初祖生活在上古,而上古不熟食。“三獻”之禮,即三次進酒的意思,分為初獻爵、亞獻爵和終獻爵。“三獻”之禮是一項非常隆重的儀式。儀式開始前,要擊鼓奏樂,主祭者要將手淨、擦乾。然後行初獻爵禮,要在供桌上擺放筷子、盞碟等餐具。眾人行三跪九叩之禮。叩首復位後,要讀祝文。清代禮部頒發全國統一的《祝文》是:“維神蹟著兩垣,樞環北極。六匡麗曜,協昌運之光華;累代垂靈,為人文之主宰。扶正久彰夫感召,薦馨宜致其尊崇。茲屆仲春、秋,用昭時祭。尚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饗!”讀完祝文後,行亞獻爵禮,上羹飯與肉等食物。眾人再三跪九叩。終獻爵時,上菜蔬、果品等時令食品。眾人第三次行三跪九叩之禮。每次進獻都要上香。三獻完畢後,大家分食供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鍊子上弄上502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