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學生夏志禮

    元日是新年的第一天,指農曆正月初一。宋代詩人王安石有《元日》詩一首,描寫新年正月初一的歡樂、熱鬧、永珍更新的喜慶景象。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 2 # 楊吉炫

    “元日”是陰曆正月初一,是農曆年、月、日的開始,是中國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俗稱過年。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七言絕句《元日》,描寫新年那天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

    過年 最傳統的過法是正月初一吃元宵,正月初二吃餌塊,正月初三吃麵條,現如今人們每天大魚大肉之後想的是青菜好!想起小時候爹媽帶我們過的年:大年初一抬元宵,大年初二抬餌塊,大年初三抬麵條, 最重要的是敬老和愛小! 不管平時有吃無吃,不論家裡有錢沒錢,年前都要備好上等的糯米麵,買下紅糖、核桃、芝麻、煉下熟豬油,薄薄的切,穩穩地敲,輕輕地剝,香香地炒,細細的剁,蒸熱的化油好好地和,圓宵的心緊緊地搓,至少要有半面盆!買也好換也好,細膩白嫩的餌塊不能少,為防不夠還得擀下一箱機器面(乾麵條)……年三十的晚上無論如何都要燉一隻大豬腳,仔細地把能開片的肉留幾大陀,豬腳湯也不能隨意喝,要留著,黃黃地煎下一些豆腐片切成細細的絲,五顏六色香脆的麻頁捏作面,園裡採下嫩綠的豌豆尖,土瓶裡的五花淹菜酸到爽……廚櫃裡七八斤大肉倒可以隨便切,炒辣椒、炒淹菜、還可以隨心煮任意吃白肉,好不容易過年誰還會想說青菜好? 大年初一全家都早早地起,阿爹燒火,阿媽煮元宵,我們梳洗完畢穿戴整齊就街頭巷尾,街裡街外有老人的人家一趟趟跑,口裡還不忘說:“過年好!吃元宵。”人家也早就準備好一把瓜子、兩顆糖朝碗底放,一兩角的壓歲錢往我們的兜裡裝。 本街本坊南頭到北頭所有的老人當然得要分幾撥,大年初二,阿爹繼續忙燒火,阿媽切著餌塊等下鍋,豬腳湯作底,半瓢餌塊條裝缽頭裡,面上精擺細放大肉片,麻頁面,豆腐絲,碗豆尖,酸淹菜,再添一勺油辣椒,撒上一小點珍饈百味最靠譜的鹽,兄弟姐妹趕緊端著使勁往門外跑。大年初三能端的是麵條,該跑的人家已很少……熊熊的火映照著阿爹臉上暖暖的笑,熱氣騰騰裡董蒸起阿媽額頭密密的汗…… 厲行節約,杜絕浪費,還可以省心省力好是好,可惜缺了奔忙就少了熱鬧,年滋年味不知不覺少而又少!

    獻柴門,謝財門 中國年最重要的就是除夕夜,華人最看重的就是年夜飯,因為可以吃團圓餐享閤家歡。其實開懷暢飲、喜拉家常之前的序曲裡還藏有一段重頭戲,那就是家家戶戶在除舊迎新、喜貼春聯之後,狂吃海喝之前還要鄭重其事地在自家門前敬香、敬茶、敬酒;擺素席、擺葷席,不惜宰畜殺禽獻柴門,行三叩九拜之禮謝財門。即便沒有餵養牲畜家禽的人家,都要到街上買一個豬頭捎帶一根豬尾巴,代表著供獻的是整頭豬;買只公雞買只水鴨,整隻整隻清煮然後裝盤奉上,特意買蓮根煮、買幾條魚煎然後敬獻,意味著連年有餘。感念門神天天騎大馬馱金銀財寶回家的辛苦,酬謝哼哈二將喝斥大鬼小鬼不準入門的辛勞,當然還要放上一長串鞭炮讓四鄰八鄉的人都知曉自家的柴門自家的神將功勞最大。即使條件不允許也必買一方板肉,煮兩枚雞蛋,煎一盤幹啷麻頁,煮一鍋蓮根山藥犒賞自家的大門和門神。年三十很自然極當然地被人們拿來苦心經營整個家的吃吃吃、喝喝喝……

  • 3 # 肯定會火

    《元日》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元日,指吉日;正月初一。原詩:《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釋義: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什麼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