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斐迪南既然採用虎p的底盤,那動力系統沿用了嗎?
3
回覆列表
  • 1 # 瘋狗的輕武

    是的,和虎P底盤一樣。

    兩臺300馬力的邁巴赫發動機分別帶兩臺312馬力的西門子電機。兩臺電機分別帶動後邊的兩個驅動輪。

    這套動力系統雖然說非常複雜,而且故障率也挺高,又容易過熱。但對於費迪南這種重的要死的車來說,用電驅動的起步扭矩更好,而且噪音低。

  • 2 # 偽裝者141046802

    著名的保時捷博士的傑作,在虎p競爭失敗後,將底盤改為斐迪南殲擊車,設計有些超前了,可靠性和穩定性都不佳,戰場表現倒是意外的好,基本上沒有正面擊穿

  • 3 # 戰雷菜鳥玩家

    斐迪南是坦克殲擊車,最開始保時捷博士打算利用電機驅動履帶轉動,這批車也是用來製造虎式坦克,然而當時因為技術問題,電機驅動的履帶的這個電機容易高溫,加上虎式坦克底盤的交錯負重輪設計,導致行走機構問題頻發,希特勒跟保時捷博士關係好,雖然沒做成虎式坦克,但是改個方案做成坦克殲擊車也行,這批車只有80個,數量少,庫爾斯克會戰一站打下來大部分是自身問題被拋棄,只有少量被擊毀

  • 4 # a昌

    兩臺300馬力的邁巴赫發動機分別帶兩臺312馬力的西門子電機。兩臺電機分別帶動後邊的兩個驅動輪。

    這套動力系統雖然說非常複雜,而且故障率也挺高,又容易過熱。但對於費迪南這種重的要死的車來說,用電驅動的起步扭矩更好,而且噪音低

  • 5 # 茄汁和魚

    是電傳動的。根據鼠式超重型坦克設計而來。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動力裝置為2臺HL120TRM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機,每臺發動機的氣缸排量為11.867升,缸徑105毫米,活塞行程115毫米,最大功率為2×320馬力。這是一種雙套動力—傳動裝置佈置方案,也就是說,有2臺發動機、2臺發電機和2臺電動機,每套分別驅動一側的主動輪。

  • 6 # 帝國大元帥

    謝不邀。

    首先回答是的。斐迪南德國內部代號“象”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坦克世界玩家親切稱呼“廢鐵男”。

    二戰後期開發出來的斐迪南搭配兩臺300馬力的邁巴赫發動機發電,驅動兩臺312馬力的西門子電機,兩臺電機分別帶動後邊的兩個驅動輪,這是一個無比超前的思想。電動機散熱技術不成熟,斐迪南還繼承了虎式繁雜的行駛結構,對於電力驅動的技術完全不成熟。這導致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的斐迪南大部分因為行駛故障而隕落東部戰線。

    就目前來看,這是一個過於超前的技術,電動機提速快,轉速可控度高,能較長時間保持低轉速。而其他內燃發動機提速時間長,轉速必須保持一個高的程度,噪音也大,對於一直低轉速的行駛很容易報銷發動機。

    斐迪南作為一個重型坦殲,就像一個狙擊手,要求能慢,聲音還要小,能迅速轉移,電動機是最不錯的選擇,而且操縱方便。軍工確實能推動科技發展,目前很多礦業的車輛都是電力驅動,這也證明電動機對於重型機器車輛的優越性。

    斐迪南電驅是一次技術革新,但苦於一些附加原因的限制導致了這樣的結局,如果假以時日改進肯定是一個戰場大殺器。

  • 7 # 無謂生靈

    是的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動力裝置為2臺HL120TRM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機,每臺發動機的氣缸排量為11.867升,缸徑105毫米,活塞行程115毫米,最大功率為2×320馬力。這是一種雙套動力—傳動裝置佈置方案,也就是說,有2臺發動機、2臺發電機和2臺電動機,每套分別驅動一側的主動輪。這種佈置方式在其他坦克和自行火炮中很少見。到底波爾舍博士為什麼要採用這種佈置方案,現已無從,考證。估計波爾舍博士對電傳動裝置情有獨鍾是一個重要原因。既然在“鼠”式超重型坦克上能採用電傳動裝置,那麼,在“稍小型”的“斐迪南”式突擊炮上採用電傳動裝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像“鼠”式超重型坦克那樣採用一套發動機—發電機系統,勢必使整個坦克太長。再說,採用電傳動裝置,可以使電動機的位置靈活佈置。這種“發電機在前,發動機居中,電動機在後”的佈置方案就很有創意。雙套——動力—傳動裝置佈置方案的缺點是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差。由於兩側履帶的行駛阻力不可能完全一致,當一側地面阻力增大時,就要求增大這一側的動力和扭矩。從二戰時的技術水平看,想保持兩側履帶的卷繞速度一致是相當困難的。不過,從當時留下來的紀錄影片看,“大斐迪南”並沒有“扭秧歌”,說明這一缺點還不算嚴重。以上這些簡要分析,僅是筆者的一管之見,供兵器“粉絲”參考。

    這套電傳動裝置具有連續自動變速和轉向的功能,這也是電傳動裝置的最大優點之一。電傳動裝置的操縱性好,當發電機的電壓一定時,只要控制發電機的電流,便可以控制電動機的轉速和扭矩。單臺發電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60千瓦,最大輸出電流800安。這套電傳動裝置有3個前進檔和3個倒檔,透過主控制櫃上的“發電機控制開關”來完成,比起操縱一般的機械式變速箱要輕鬆得多。理論上可以實現無級變速和無級轉向。電傳動裝置的體積和重量較大,造價較高,這也是時至今日電傳動裝置在坦克和戰車上仍是鳳毛麟角的原因之一。不過,電傳動裝置是當今坦克和裝甲戰車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車上有2個燃油箱,總容量為1080升。該車的最大行程為150千米,在戰鬥情況下,僅能跑90千米。它的最大速度僅20千米/小時,比“虎”式的38千米/小時還要慢。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斐迪南”式和“虎”式底盤差不多,而最大速度相差近一倍?這個問題很“專業”。一般說,影響戰車最大速度的首先是單位功率的數值。比較可知:“斐迪南”式的單位功率為:640/68=9.4馬力/噸,而“虎”式的單位功率為700/57=12.3馬力/噸,二者相差達30%。另一方面,“斐迪南”式上採用的是電傳動裝置,而二戰時期,發電機的效率約為90%,電動機的效率約為85%,總效率約為76%。相反,機械式變速箱的總效率可以達到88~90%。單位功率沒人家高,機械效率又比人家低,“斐迪南”不如“虎”跑得快,也就不難理解了。機動性差,成為“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重大缺點。

  • 8 # 李超5303

    是的。原配置為兩臺Porsche Typ 101 / 1的汽油發動機,配以常見的西門子舒克特500 VA的發電機,從而推動兩臺西門子230千瓦的電動機。這樣的安排太過於複雜,需要精心的維護以防容易過熱的現象。雖然帶來了許多保養方面的麻煩,但它們卻提供了一個15:1的傳動比的直接驅動車輪,這樣的比例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然而,為了更換可靠的發動機,調換了發動機的位置,並更換兩邁巴赫HL 120 TRM 發動機(245馬力——2600轉/分)、與兩臺西門子舒克特k58-8發電機組,進而讓兩個西門子電機為兩個230千瓦 1300轉後方鏈輪提供動力。

    這樣的搭配在行駛中表現為:最高時速30公里/小時(19英里),20公里/小時(12英里/小時),加滿950升後持續速度150公里(95英里),功率重量比範圍為8:16馬力/噸。越野時,速度降低到10公里/小時(6英里),平均距離90公里(55英里)。

  • 9 # 樂天凌L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動力裝置為2臺HL120TRM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機,每臺發動機的氣缸排量為11.867升,缸徑105毫米,活塞行程115毫米,最大功率為2×320馬力。這是一種雙套動力—傳動裝置佈置方案,也就是說,有2臺發動機、2臺發電機和2臺電動機,每套分別驅動一側的主動輪。這種佈置方式在其他坦克和自行火炮中很少見。到底波爾舍博士為什麼要採用這種佈置方案,現已無從,考證。估計波爾舍博士對電傳動裝置情有獨鍾是一個重要原因。這套電傳動裝置具有連續自動變速和轉向的功能,這也是電傳動裝置的最大優點之一。

  • 10 # 雲煙風雨雪

    原配置為兩臺Porsche Typ 101 / 1的汽油發動機,配以常見的西門子舒克特500 VA的發電機,從而推動兩臺西門子230千瓦的電動機。這樣的安排太過於複雜,需要精心的維護以防容易過熱的現象。雖然帶來了許多保養方面的麻煩,但它們卻提供了一個15:1的傳動比的直接驅動車輪,這樣的比例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然而,為了更換可靠的發動機,調換了發動機的位置,並更換兩邁巴赫HL 120 TRM 發動機(245馬力——2600轉/分)、與兩臺西門子舒克特k58-8發電機組,進而讓兩個西門子電機為兩個230千瓦 1300轉後方鏈輪提供動力。

    這樣的搭配在行駛中表現為:最高時速30公里/小時(19英里),20公里/小時(12英里/小時),加滿950升後持續速度150公里(95英里),功率重量比範圍為8:16馬力/噸。越野時,速度降低到10公里/小時(6英里),平均距離90公里(55英里)。

  • 11 # 雲端人

    象式坦克殲擊車(Jagdpanzer TIGER/P)的前身“斐迪南”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生產 ,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輛的生產任務。這些坦克殲擊車隨即被派往庫爾斯克前線,在突破蘇軍防禦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研製過程中,當波爾舍公司的VK4501(P)樣車被否決時,公司的生產線已經在生產VK4501(P)的底盤。未定型,先生產,這是戰時體制的特點。這些底盤處於不同工序階段,有的已全部完成,有的還在生產線上,共90輛。為了能充分利用這些底盤,公司的總設計師波爾舍博士向希特勒建議將這些底盤改裝成重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便特批了這一建議。隨後,波爾舍公司利用這些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在1943年2月6日的“總統會議”上,正是被命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斐迪南是波爾舍的名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希特勒對波爾舍的器重。後來又被改稱為“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即是象式坦克殲擊車的前身。其發動機原配置為兩臺Porsche Typ 101 / 1的汽油發動機,配以常見的西門子舒克特500 VA的發電機,從而推動兩臺西門子230千瓦的電動機。這樣的安排太過於複雜,需要精心的維護以防容易過熱的現象。雖然帶來了許多保養方面的麻煩,但它們卻提供了一個15:1的傳動比的直接驅動車輪,這樣的比例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然而,為了更換可靠的發動機,調換了發動機的位置,並更換兩邁巴赫HL 120 TRM 發動機(245馬力——2600轉/分)、與兩臺西門子舒克特k58-8發電機組,進而讓兩個西門子電機為兩個230千瓦 1300轉後方鏈輪提供動力。這樣的搭配在行駛中表現為:最高時速30公里/小時(19英里),20公里/小時(12英里/小時),加滿950升後持續速度150公里(95英里),功率重量比範圍為8:16馬力/噸。越野時,速度降低到10公里/小時(6英里),平均距離90公里(55英里)。 儘管象式坦克殲擊車有有許多缺點和不足,但她不失為二戰中一款極富特色的裝甲戰鬥車輛,尤其是它那獨特的電傳動裝置,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其大膽的的探索精神值得稱道。“斐迪南/象”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確立了它應有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 string類的find()函式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