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
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域性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1861年辛酉政變後,慈禧重用洋務派,洋務派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1894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歷時30餘年的洋務運動破產。
洋務運動雖然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中文名:洋務運動
外文名: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westernization movement
發生時間:19世紀60到90年代
性質: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結果:失敗但推動了中國對於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領導階級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
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背景:清朝統治面臨內憂外患的巨大危機
影響: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旗號:前期:自強 後期:求富
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中央代表:恭親王奕訢、文祥
地方代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
代表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
朝代:清朝晚期
開始標誌:1861年安慶內軍械所的建立
結束標誌: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
1861年1月11日,愛新覺羅·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域性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1861年辛酉政變後,慈禧重用洋務派,洋務派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1894年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歷時30餘年的洋務運動破產。
洋務運動雖然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中文名:洋務運動
外文名: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westernization movement
發生時間:19世紀60到90年代
性質: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結果:失敗但推動了中國對於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領導階級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
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背景:清朝統治面臨內憂外患的巨大危機
影響:刺激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旗號:前期:自強 後期:求富
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中央代表:恭親王奕訢、文祥
地方代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
代表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
朝代:清朝晚期
開始標誌:1861年安慶內軍械所的建立
結束標誌: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