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曉Lady
-
2 # 安而琪
感覺這問題不難回答,因為手機的普及才過了不久。我所在省會城市屬於三四線城市,我記得我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手機是05年大學剛畢業那會,那時手機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而且資費還是比較高的。且手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玩玩單機小遊戲,透過2G網路開啟網頁外也沒什麼太多的功能了。
言歸正傳,往前倒退20年大概就是基本通訊靠傳呼有錢大哥大的時代。那時人們在公交或地鐵上就只能看書,看報,吃早飯,尬聊,用CD聽歌,要麼玩掌上游戲機,聽廣播,也就這些幹這些事情了!
-
3 # 之意
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們用的是什麼?不是大哥大,不是小靈通、大靈通,而是音樂播放器,mp3和mp4(早些年用得最多的是mp3,因為更便宜,小巧容易攜帶)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80後聽音樂基本都是從單放機過來,然後才是mp3播放器 好了,回到正式話題,在2005年的時候,人們用手機的不多,買得起手機的也不多,一個人配備一臺mp3播放器是一件很潮流的事。大街小巷,車、公交車、路上多多少少都會看到幾個學生黨戴著耳機,然後包裡就是一臺音樂播放器 如果沒有手機,地鐵的人會做什麼?除了剛才上述的聽歌以外,其他可能就是看書、看小說等休閒。閱讀有兩種方式,紙質版和電子版,學生黨和文員可能是紙質版的圖書,普通人和上班族都是電子版的吧,就是用mp3、mp4閱讀
-
4 # 淺清時光123
沒有智慧手機時候好像不知道有地鐵呢,不過走路玩手機確實是不好的習慣,以前我爸經常講我和我弟不要充電時候玩手機,不要吃飯的時候也玩手機,不要走路還玩手機,現在我倒是不這樣玩手機了,結果我爸會玩智慧手機以後,吃飯也拿手機看電視看小說,走路也看小說,還經常看小影片,還邊充電邊玩手機,反而開始被我講了,十個月去上海時候,上海地鐵站樓梯電梯播報的就是請不要看手機注意腳下安全,我還笑了半天,這得是多無奈才能作為安全提醒啊!
-
5 # 叔叔于勒
沒有智慧手機前的手機體驗很糟糕,在地鐵上看報紙的最多,因為有免費的報紙領取。還有人在看書但比較少數,因為書本字型大小不適合晃動的地鐵閱讀。還有好多是戴耳機聽音樂的。
-
6 # 刀疤嘻
我從80年代開始坐北京一號線,到現在30多年了。
80年代地鐵上基本啥都沒有,大家就是站著晃悠,看書和聊天的人也比較多,地鐵線路也短,從蘋果園到北京站,很快就熬過去了。
90年代到21世紀初,地鐵裡有了賣報紙的,還有免費送報紙的。關注民生的早上一般是看京華時報吧,下午看北京晚報;喜歡時事的一般是環球和參考;體育的就是足球和體壇。還有很多人看讀者和青年文摘。國外的時尚媒體進來後,也會有很多女孩子看瑞麗之類的。walkman在這個時期很普及,基本上看報或者不看報的都會帶著耳機聽。另外地鐵電視也逐漸出現,但我覺得還挺生不逢時,輝煌太短了。
最近這10年左右就是手機,從使勁發簡訊到刷sns再到抖音,大家都見識過了。
-
7 # Bob的樂趣
從小在寧波長大,沒有智慧手機之前,寧波沒地鐵,記得以前我們出差去上海,乘的地鐵,擠得前胸貼後背的,你說我能幹啥?看看上海小娘,問問香水和汗水混合味道,還時不時聽到哪站了!
-
8 # 火鳳凰古董手機
回到15年前,那個時候會有mp3人們可以聽音樂,聽收音機,當然也可以煲電話或者是煲簡訊!那個年代QQ也是最常用的!
最近突然看到地鐵上的人們都在低著頭看手機,那個場面很壯觀,也很嚇人,好像大家都成為了木偶。
我就在想,在還沒有智慧手機的時候,坐地鐵的人們都做些什麼呢?
回覆列表
這個我可以答答哦,因為我坐公交車地鐵基本不玩手機的。
首先我不喜歡玩遊戲,車上看書看新聞又挺費眼神的。以前上班的時候,早上騎公共腳踏車,晚上下班坐公交,最多用手機聽聽音樂,下班就放鬆地看看夜景(以前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或者打打盹。而且我比較喜歡東看看西看看,所以萬一位置不好,乾坐著也挺好的,或者看看公交上的移動電視。去外面城市坐地鐵,也差不多這樣的。
上次去杭州坐地鐵,我觀察了下,也並沒網上流傳的那樣人人拿手機的,差不多一半一半吧。一般不拿手機的也不幹嘛,就乾坐著,有的在看地鐵上的雜誌。可能車程近,或者累了,不想玩手機吧。因為我就是這樣的,除非坐很久,那無聊,會稍微看會新聞。
如果沒有手機,那早起上班的可以打盹,學生或者準備考職稱的可以複習知識,還可以看看雜誌或者報紙。以前人沒手機也挺好的,人只要稍微適應一下就好了。當然是大家都沒有好適應,大家都有,唯獨你沒有,那估計適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