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63696019750

    1、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①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②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

    ④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

    ⑤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透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2、被動句: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①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②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④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

    ⑤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3、省略句:

    ①主語的省略:分為承前省、承後省、自述省、對話省。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

    ②謂語的省略:省略謂語為主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④分句的省略

    ⑤賓語與兼語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動詞賓語,也常省略兼語結構中的兼語

    ⑥介詞和介詞賓語的省略

    4、倒裝句:

    賓語前置:①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②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④介詞賓語提前: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狀語後置: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也可能遇到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的特殊情況

    主語後置: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也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

    固定句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①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②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麼辦)、何如(怎麼樣)、如......休(把......怎麼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④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

    無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何......為(為什麼......呢

    希望這些對你做文言文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以前拍的電視劇更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