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致虛極”,“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虛是無物,極是極致。“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資訊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寂然不動曰“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者說態度,從現代科學角度看,守住自己對世界本源規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干擾,最終才能真正的求得”道“。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相關解釋萬物都是由動而生,由靜而歸根。雖生生不已,但卻終而無不歸其本。樹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落葉歸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沒有無根之事物。萬物之根在何處?蓋在將開未開、將動未動的靜態之中。人與萬物未生之時,渺茫而無象。既育之後,則生生不息,終有滅時。唯將生未生時的虛清狀態,才是萬物之本根。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關,惟有收心歸靜,凝神於虛,養氣於靜,達到虛極靜篤,自然永珍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人心之“復”。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復見其天地之心乎。”人應當常思複本的重要意義。如果真能經常致其虛極,守其靜篤,即可與天地為一體,與萬物為一身。那麼,我之性體,可與天地並立;我身中之炁,可與萬物並通。陰陽消長的規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復靜之理便可得矣。
意思是:使心靈保持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不受影響“致虛極”,“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虛是無物,極是極致。“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資訊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寂然不動曰“靜”,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者說態度,從現代科學角度看,守住自己對世界本源規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篤定,不受外界負面因素干擾,最終才能真正的求得”道“。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十六章。相關解釋萬物都是由動而生,由靜而歸根。雖生生不已,但卻終而無不歸其本。樹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而落葉歸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沒有無根之事物。萬物之根在何處?蓋在將開未開、將動未動的靜態之中。人與萬物未生之時,渺茫而無象。既育之後,則生生不息,終有滅時。唯將生未生時的虛清狀態,才是萬物之本根。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關,惟有收心歸靜,凝神於虛,養氣於靜,達到虛極靜篤,自然永珍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就是人心之“復”。也就是《易經》所說的“復見其天地之心乎。”人應當常思複本的重要意義。如果真能經常致其虛極,守其靜篤,即可與天地為一體,與萬物為一身。那麼,我之性體,可與天地並立;我身中之炁,可與萬物並通。陰陽消長的規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復靜之理便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