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家公司連自己的產品都不能得到從老總到員工的青睞!怎麼能得到購買者的認可?不能讓國企汽車成為面子工程!
1
回覆列表
  • 1 # 60秒懂車

    首先肯定你這種做法,是希望中國的車企能快點進步。初衷是好的。

    但是這種做法就相當於揠苗助長。

    中國的汽車,需要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他的成長應該去滿足市場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而不是不顧消費者的需求,盲目的去照自己認為對的車,任何好的品牌都應該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和車主的檢驗。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應該,去,找好處,讓車主,認可你的車,然後買你的車,你在不斷升級,而不是一刀切了,就只用中國技術,中國技術現在不成熟,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開放的引進新的技術,不斷完善自己的基礎,逐漸替換中國產技術,這樣才是一個發展的,成長的正常過程.。

  • 2 # 清風淺唱

    汽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促進中國汽車的發展需要做很多很多。

    首先,主機廠需要沉下心來做技術。

    技術是個積累的過程,主機廠要透過不斷的積累各類經驗和總結,慢慢地就形成了對某個領域權威。而這個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並且需要對技術人員足夠的重視,否則一個人培養了五年,然後各種不爽包括待遇太低辭職,那帶走的還包括他的經驗。

    其次,還需要中國本土的供應商的給力。

    在這幾年的新能源井噴的年代,賺的最多的就是博世這類的供應商了。它能提供汽車最關鍵技術含量最多的產品。很遺憾中國沒有一家供應商能做到這些。

    所以,需要有牛逼的本土供應商。培養牛逼的本土供應商,除了其要能沉下心做技術外,還需要主機廠對其的扶持。有些時候,即使知道本土的產品貴又差,但還是得給它一定的份額。

    舉個例子,以前本土好不容易開發出一個ESP系統,但博世知道後,價格立即降了一半。本土供應商效能和價格都無法和博世相比,很快就消失了。

    最後,還需要一定的市場定位。包括設計和宣傳。主機廠首先要能活下去,才能考慮進一步的發展。

    總結下,對技術的重視並且是長期培養,以及企業甚至國家的特意培養,才有看到希望。

  • 3 # 新能源縱橫

    目前,寶馬賓士之類的豪門車企,開的也未必是自家公司的車啊...

    而且,汽車研發是一門嚴謹的學問,諸多技術難關都不是靠‘知恥而後勇’這樣的意志論就能超越過去的,需要的是數百人的研發團隊,數個研發基地,完整的產業鏈和生產基地、對汽車相關係統的製造能力等等。

    缺了上面那些,是米辦法造出好車的,逼著經理們換成自家的車也不會提升品質,反而可能逼走人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帳本內容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