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fgcff

    《秋浦歌》的寫作背景:秋浦,唐代池州郡屬縣,因境內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銀和銅的產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遊秋浦,留下七十餘篇佳作。這十七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三載第二次遊秋浦時期(另說為天寶十二載,又說為天寶十四載)。當時李白因受讒遭疏離開長安已經十年。在這十年中,李白雲遊天下,四海為家,北上燕、趙,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歡暢的時候,特別是曾和杜甫兩人攜手同遊梁、宋,把酒論詩,快意非常。不過,他在秋浦時的心情並不太好。天寶十二載,他曾北遊幽薊,親見安祿山勢力坐大,君王養癰已成。此時他正是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再遊江南的。擴充套件資料:1、第一首詩是這組詩中最長的一首。開頭說“秋浦長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樣子。這是因地名而產生的詼諧,也是為引出下句“蕭條使人愁”而設。秋——蕭條——愁,順理成章,並且十分和諧,讀之頓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寫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一個“望”字,凝聚著深沉的憂憤。“望長安”正是詩眼所在。後面四句是對江水說的話。“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揚州是北上長安的必經之處,詩人要把憂國之淚寄往揚州,實為寄往長安。2、第二首詩與前一首一樣,也是抒發客愁和對長安的思念,思歸益切,愁緒愈來濃。“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前四句寫別愁,比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遊成久遊。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後四句進一步言歸思,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賽爾號布萊克超進化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