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琴琴68947489

    華人自古便崇尚“龍鳳呈祥”,龍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但以聞一多之“綜合圖騰說”為主流觀點;至於鳳凰的由來,實際上完全可以從號稱“神話淵府”的《山海經》中找到答案。

    (一)風與鳳

    山海經中有很多神鳥,但是若論哪個最為神異,鳳凰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存在,關於鳳凰的描述,在《南次三經》中有極為詳細的描述:

    《南次三經》: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然而,這種“德、義、禮、仁、信”這五種高尚品德的加持,明顯是帶有一種禮教意味,如果要追尋其神話原型,就必須深入到其名號與字形中去分析。

    有意思的是,在甲骨文中所有“風”(風)字都寫做“鳳“(鳯)。也就是說兩字之間可以互換,且含義一致,這是在經過王國維論證之後,古文字界所形成的一個共識。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縹緲無跡的風可以與神異鮮活的鳳凰等同起來?

    其中的秘密在於甲骨文的造字規則之一“假借”,即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如果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

    風的存在可以從飄動的旗幟中找尋,那麼自然也可以從鳳凰扇動的翅膀中覓得蹤跡。

    (二)相風鳥

    早在漢代,在漢京之中便有相風用的銅鳥和銅鳳凰,也就是說,將一隻銅製的鳳凰置於表端,從鳥首的朝向判斷風向,其原理和構造已近乎現代的風向標。

    但是,對於民間的大眾來說,用不著鳳凰也用不著這麼精巧,可能僅僅是將羽毛綴在竹竿上,從羽毛隨風飄動的角度和頻率去足夠去判斷風向和風速了。

    所以,風本無形,卻可以藉助相風之鳥顯形,而相風之鳥又常做鳳凰之形,因為便稱為了風的象徵與標誌,這便是鳳與風甲骨文字一致的內在邏輯,也是鳳凰的最初原型之所在。

    (三)楚與鳳

    有意思的是,相比於中原人士對於龍的尊崇,楚人反而更為欣賞鳳凰。

    比如在先秦文獻中,以鳳喻人的也唯有楚人了,在《史記》中,楚莊王面對眾人的譏諷,淡定地將自己比作“三年飛天,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的神鳥鳳凰。

    楚人為何會以鳳鳥作為崇拜的物件,而並非其他神鳥?

    這就與傳說中楚人的圖騰信仰與祖先崇拜有很大關係,在崔豹的《古今注》中有提到一個“楚魂鳥”,即以楚王死後魂魄化為飛鳥,來暗示楚人與鳥圖騰的關係。另外,在考古發掘中,也出現了這麼一副象徵著死後靈魂昇仙的帛畫,其中便有一隻展翅飛翔的鳳鳥在引導一位貴族女子飛天昇仙的場景。

    而現代生活中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更是將這種對於荊楚人士的揶揄以及對於鳳凰的尊崇表現的淋漓盡致,這裡的九頭鳥,其實就是《山海經》裡的神鳥“九鳳”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樻,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總結一下:鳳凰的起源與相風之鳥息息相關,而荊楚文化中對於鳳則更加偏愛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權證錯誤了,使我為別人保護山林二十多年,現在林業站通知錯了,我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