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聞每日

    展開全部

    最早的風神被稱為箕星或箕伯,《風俗通》中稱“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故稱箕伯。”但在楚地則自古以鹿身雀頭的神秘怪獸飛廉為風伯,《水經注》稱飛廉以善於行走而為紂王效力,周武王擊敗了紂王,飛廉殉國自殺,天帝為他的忠誠感動,用石棺掩埋他,並使他成為風神。漢以後飛廉與箕伯逐漸融合,並由民間人格化,形成了“白鬚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箑,若扇輪狀”的固定塑像帽。唐以後,因風伯的主要職能是配合雷神、雨神幫助萬物生長,所以受到歷代君主的虔誠祭祀。然而風伯也常以颶風過境毀壞屋舍傷害人命,形成自然災害,因此被視為凶神。民間傳說中常以女性形象出現的風神“封姨”,就主要體現了風對植物生長的危害。《淮南子·本經訓》高誘注中提到羿將狂暴傷害人民的風伯捆綁在青邱之澤為民除害的故事,倒是不免令人想起賽特尋找神器救助被困雷神的細節。從商代開始,中國經濟以農業為主,雨情與收成關係密切,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條件下人們自然把自然界的雨奉為神靈殷商時雨神是女神名媚,西周時稱雨師,西漢之後,奉赤松子為雨師求雨祭神,一般用奏樂、歌舞的儀式,也有用柴燃燒供物的獻祭,有時甚至焚人祭神。中國古代神話裡的雷神不止一個,最有名的一個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據的記載:“姜源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悅,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約期而生子。”說的便是它了。姜嫄生下的孩子取名為后稷,被認為是周民族的始祖,描寫這段故事的詩歌也被收入了之中。又傳說華胥氏也有過類似經歷而生伏羲,於是後來也有人把伏羲和后稷混為一談。 電母是從雷神信仰中分化出來的,早期雷神兼管雷電,據引,則當時已經有“電父”之稱了。後來,按照人們陰陽對立男女配對的心理特徵,電父搖身一變成為女性,電母之稱至遲出於宋代,蘇軾有詩云“麾駕雷車呵電母”,《元史》雲“電母旗,畫神人為女人形”,明代都昂用易經理論來解釋,說“易離為電,為中女陰也,而電出地之陰氣,故云母”。神怪小說中都有閃電神(《封神演義》中說是金光聖母)、閃電娘子(《西遊記》)之說,《搜神大全》則說天大笑時開口流光為閃電。除了一般職務之外,據說當雷公與電母吵架的時候,天上也會雷電交加。除此關於電母的來歷又有諸神傳說。《鑄鼎餘聞》雲:致道觀雷部前殿,列電母秀使者,名文英。元代軍中有電母旗。《元史·輿服志》稱:電母旗,其上形象為:畫神人為女人形,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電母形象還出現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小說中,後者稱其為金光聖母。明代餘象鬥《北遊記》又稱電母為朱佩娘娘,雷神曾給予她兩面雷電鏡,為雷神打人時照明。清代黃斐默《集說詮真》載,清代民間將電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子,兩手各執一鏡,號為電母秀天君。其形象應與明代小說有關。總之電母為雷神屬部神,與雷神相配,民間信仰中多與其他氣象神合祀。蘭州金天觀中設有雷壇,專門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恃立其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