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心情頗感浮躁,閒來無事,想起好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了,也是為了平息那種浮躁的心情,便到廠圖書館借閱了《漢朝那些事兒》
拜讀完《漢朝那些事兒》後,其新穎的寫作手法的確令我耳目一新,關於楚漢爭霸的歷史故事我也看了多個版本,但飄雪樓主以人性論史,以幽默風趣的手法調侃那段血雨腥風的時代,對於中國文學來說,我認為是一種大膽而成功的創新,因為它給我的感覺,彷彿是從一群老人堆裡突然走出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青春而又激情;它也不像當前比較流行的網路文學,就是那種玄乎其玄而又失去了深度的東西,而是透過對一個傳奇時代的描述,來探討人性的根本,來影射成功的法則。
在《漢朝那些事兒》裡,楚漢爭霸被詼諧的解讀成是兩個大集團的競爭,即項氏集團和劉氏集團。在其殘酷的競爭過程中其爭奪的資源並非城池,而是人才,由於擁有併合理利用了人才的優勢,劉氏集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項氏集團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其人才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並嚴重流失,最可悲的是,項羽極度虛榮的權威心理,斷送了一代謀士范增的老命,同時,也斷送了項氏集團的江山社稷。對於人才的重要性,21世紀的人們最清楚,因為“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人才孰重要,人力其可悲。項羽的殘暴不是其對人才的蔑視,而是其對人力的踐踏,如果說坑殺二十萬已歸降的秦朝士兵,是西楚霸王最大的敗筆之一,那麼,把人才當人力,把人力當人才就是其敗筆之二。在楚漢爭霸的過程中,韓信在最後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一代名將的韓信,項羽卻只看重了他強壯高大的身材,要他在楚營擔任警衛之責,而獄卒出身的曹咎,目光短淺卻因曾有恩於項羽被封為成臬城的主將,最後被張良罵了幾句,就跳出來送命又送城。
說英雄,誰是英雄?煙消雲散塵歸塵,土歸土;是人才,還是人力?縱是千里馬,還需伯樂線上。讀《漢朝那些事兒》,品千古風流人物,我浮躁的心情隨秋風中的落葉,片片歸於寧靜,讀書真好,紛雜世界裡,多讀幾本書,獨善其身不亦樂乎。
近段時間心情頗感浮躁,閒來無事,想起好久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了,也是為了平息那種浮躁的心情,便到廠圖書館借閱了《漢朝那些事兒》
拜讀完《漢朝那些事兒》後,其新穎的寫作手法的確令我耳目一新,關於楚漢爭霸的歷史故事我也看了多個版本,但飄雪樓主以人性論史,以幽默風趣的手法調侃那段血雨腥風的時代,對於中國文學來說,我認為是一種大膽而成功的創新,因為它給我的感覺,彷彿是從一群老人堆裡突然走出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青春而又激情;它也不像當前比較流行的網路文學,就是那種玄乎其玄而又失去了深度的東西,而是透過對一個傳奇時代的描述,來探討人性的根本,來影射成功的法則。
在《漢朝那些事兒》裡,楚漢爭霸被詼諧的解讀成是兩個大集團的競爭,即項氏集團和劉氏集團。在其殘酷的競爭過程中其爭奪的資源並非城池,而是人才,由於擁有併合理利用了人才的優勢,劉氏集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項氏集團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其人才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並嚴重流失,最可悲的是,項羽極度虛榮的權威心理,斷送了一代謀士范增的老命,同時,也斷送了項氏集團的江山社稷。對於人才的重要性,21世紀的人們最清楚,因為“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人才孰重要,人力其可悲。項羽的殘暴不是其對人才的蔑視,而是其對人力的踐踏,如果說坑殺二十萬已歸降的秦朝士兵,是西楚霸王最大的敗筆之一,那麼,把人才當人力,把人力當人才就是其敗筆之二。在楚漢爭霸的過程中,韓信在最後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一代名將的韓信,項羽卻只看重了他強壯高大的身材,要他在楚營擔任警衛之責,而獄卒出身的曹咎,目光短淺卻因曾有恩於項羽被封為成臬城的主將,最後被張良罵了幾句,就跳出來送命又送城。
說英雄,誰是英雄?煙消雲散塵歸塵,土歸土;是人才,還是人力?縱是千里馬,還需伯樂線上。讀《漢朝那些事兒》,品千古風流人物,我浮躁的心情隨秋風中的落葉,片片歸於寧靜,讀書真好,紛雜世界裡,多讀幾本書,獨善其身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