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6685549569

    反切(“反切”,拼音:fǎn qiè)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字注音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兩個漢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取其聲母,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古代採用直行的書寫方式,故前字在上,後字在下)。聲母、韻母、聲調取出來之後一組合,就是那個漢字的讀音。在使用外國音標和外國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反切有一口訣:“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釋名反切法最初也稱為“反”或“翻”,後來叫“切”,所以“反切”是“反”和“切”兩種說法的合稱。這兩種說法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實質沒有區別。顧炎武《音論》裡說:“《禮部韻略》曰:‘音韻輾轉相協謂之反,亦作翻,兩字相摩以成聲韻謂之切。’其實一也。”反切取的就是“反覆切摩”之意。唐代宗大曆年間,因皇帝害怕造反,忌諱“反”字,遂將“反”改成了“切”。反切出自《大宋重修廣韻》一書,有一口訣:“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編輯] 歷史主條目:直音漢語原來的注音方式是讀如、讀若法、譬況法和直音法。讀若法就是拿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讓讀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確讀音來。如,《說文解字》〈玉部〉:“珣,讀若宣”,〈宀部〉:“宋,居也,從宀木,讀若送。”譬況法是採用的描述性的語言說出字音的特徵。如《淮南子·地形訓》:“其地宜黍,多旄尾。”高誘注:“旄讀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據,……久魚切,……斤魚切,音居……又……居玉切,音據”。反切始見於東漢[1]。《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又云:“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大體上漢末出現反切,魏晉開始盛行。有學者認為反切的初創跟佛教傳入有關,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韻補》條認為:“反切之學,自西域入中國。”。其實在漢以前就有反切現象(或謂合音)存在了,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者焉”為“旃”。錢大昕說《詩經》已有反切,並且駁斥反切受佛經的影響,“豈古聖賢之智乃出梵僧下耶”,“吾於是知六經之道,大小悉備,後人詹詹之智,早不出聖賢範圍之外也”,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反切普遍使用與佛教傳入有關[2]。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編輯] 拼讀方法中國古代因為沒有拼音文字,所以用兩個漢字來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和陰陽,第二個字(反切下字)注 韻母和聲調。例如:,徒口切。“徒”的聲母為定母,中古擬音[d],口的韻母為侯韻,中古擬音為[əu],聲調為上聲,故為定母侯韻上聲,中古擬音為上聲[dəu]。但是古字典的反切只適用於當時的古音,不可單憑古代字典的反切記錄套用於現代音。因為古音和現代音有較複雜的演變規律。比如上面的,如果僅憑古字典“徒口切”,取“徒”的普通話聲母t,和口的普通話韻母ou3,推斷為普通話讀做tou3,就錯了。因為“徒”中古音聲母是全濁音[d],按規律在普通話中演變為清不送氣音t[t],同時中古全濁聲母影響了聲調演變,使中古上聲一律變為普通話去聲,即濁上變去律。所以的現代普通話讀音是dou4.[編輯] 反切今讀承接上文,按照“上字取聲,下字取韻”的原則,中國古人或能很準確地讀出一字字音。然而,由於古今音變的關係,古代所制定的反切成為作為華夏民族之方言依據。各方言皆可從韻書推出地方方言,無異也。[編輯] 反切的意義這並不是出於自然、無意識的合音,而是有系統、科學化的拼音方法,標示聲韻學的進步。而用作反切的上下字不會有生僻字,故一定會找到注音,比以前的注意方法優勝。反切的意義在於古韻書以免煩瑣所取之折衷。如廣韻中[東]字 正確拼讀方法為端聲東韻平調 通攝一等開口呼 所取之反切為德紅切,反切正因韻書之侷限所致。[編輯] 反切的侷限1. 用作反切的上、下字太多,共有400多上字,1000多個下字,作為5000多反切字。如:東為德紅切十七,即有十七個同音字。 2. 反切上下字聲韻調交雜,不便於拼音。上字有聲無韻、下字有韻無聲,完全依賴連讀,拼音方法並不方便。 3. 在《大宋重修廣韻》一書,簡單易讀的字,往往用複雜的字作切語,如:“一”為於悉切;“八”為博撥切。因此,查詢古音仍得靠其它音韻學專著、大型辭書或網路資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什麼衣服顯面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