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44513915433

    介詞和動詞各是各的,八竿子打不著。覺得介詞有很強的動詞性是受漢語母語影響造成的。

    不追求嚴格定義的話,介詞可以認為是名詞的擴充套件成分。打個比方,名詞就好比是一個大型班組招的一堆工人,介詞就像是不同顏色的工作服,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工種。名詞前面加個介詞就好比工人穿上工作服,工頭一看衣服顏色,就知道這工人是做什麼的。

    介詞的英語叫preposition,pre+position,直譯是前置詞的意思,本意就是放置在前面,透過附著在名詞之上,使得名詞附帶有某些抽象意義,並讓這些名詞在句中充當某些成分。名詞前面加個介詞,就好比某人額頭蓋了大圖章,走哪兒都知道是幹嘛的。

    preposition翻譯成介詞,我個人認為翻譯得不好。因為有些語言有postposition——後置詞。後置詞的用法和前置詞一模一樣,只是要附著在名詞之後,比如土耳其語就是採用的後置詞這種詞類。

    我們考察下面這個句子:我用小刀捅了他。I stabbed him with a knife.

    小刀在句子中就是表示某種工具,英語可以透過在名詞前加介詞by表示“某種名詞作工具”。漢語缺乏表示工具的介詞,所以就是直接用的動詞——用,這樣就形成了類似連動的結構。此外,表示空間位置也是名詞前加動詞,名詞後附著方位名詞的方式表達,比如:我坐在地板上。英語則為I am sitting on the floor. 漢語本身是一種介詞相對不是怎麼很豐富的語言,很多情況下,有些語言用介詞都能表達清楚的概念,我們只能用動詞表達,所以介詞會給我們一種有動詞性的錯覺。

    即使是漢語這樣的孤立語,也是需要透過附加語序手段來對名詞進行適當約束,透過在句子中的位置來明確其句中成分。有些語言的名詞有豐富的形態變化,名詞透過變化就可以直接變成主語、賓語、伴隨、工具等等抽象概念,極端情況下甚至就沒有介詞了。很多語言的情況有適當的名詞的變化,然後配合前置詞一起表達一些抽象概念。

    前置詞表達的抽象概念,不一定是靜止的。同樣,動詞也不一定都表示運動的概念。

    比如:他一動不動。時間停滯。

    英語源自原始印歐語,原始印歐語有九個格:

    主格 主語

    屬格 表示所有,‘s或者of

    與格 間接賓語

    賓格 直接賓語

    工具格 工具,媒介,比如with、by

    位置格 表示在什麼地方,in on 這些介詞都表示這個意義。

    奪格 表示離開某個空間位置,英語主要透過from表達

    呼格 表示呼喊某個事物,比如你喊某個人,叫他的名字,用的就叫呼格。

    向格 表示到哪裡去,相當於英語的to。

    原始印歐語時期,就有少量介詞配合名詞的變格突顯名詞在句中成分,但那個時候,名詞在句中的成分主要還是靠變格來體現。後來,整個印歐語的九個格大多數都出現不同形式的消亡,部分格之間產生了融合,介詞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其表達精確性也越來越高。其中,向格的消亡非常非常早,所有印歐語中只有歷史最古老的安納托利亞語族(赫梯語)還有完整的向格變格,甚至三千多年前的就有文字記載的梵文都基本消亡了,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語有少數幾個詞有向格殘留。不同的印歐語,格位保留數量也不一樣,梵文剩八個,拉丁語剩六個,古希臘語剩五個等等……不同名詞的格位融合路徑也不同。比如位置格:拉丁語融入奪格,古希臘語則融入屬格,德語則融入與格。再比如向格:基本上所有印歐語在幾千年前都融入賓格了。

    英語是印歐語名詞變格消亡最徹底的語言之一,名詞主格和賓格長得一模一樣,代詞還看得出賓格,賓格包含了除主格和屬格外其餘所有格的語法功能,具體含義只能靠介詞來體現。很多印歐語中介詞和名詞變格的配合要求非常嚴的,介詞搭配名詞不同的格,有不同的含義。以德語為例,與格(間接賓語)前面加in(德語的in,與英語同義)表示在……裡面。賓格(直接賓語)前面加in(德語的in,與英語同義)表示到……裡面去。英語與格和賓格進一步合併,這就是為什麼題目所舉的例子中,賓語前可以加into這類介詞表示運動到某點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到人家給鞋穿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