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哦啦啦去努力

    1、算混凝土的時候梁長就是梁淨長度,兩個獨立基礎承臺之間的距離(梁高度範圍在承臺範圍)。即梁的混凝土量要扣除承臺混凝土量。主要是扣減關係要明確。2、算鋼筋的時候要看設計說明梁是以哪個(柱還是承臺)為支座,遇中間支座是否連續透過。3、這個說明與算量有直接關係,(1)標高可以知道與承臺關係,算混凝土鋼筋都用到(2)畫圖時定位,(3)套定額有關,鋼筋錨固長度有關。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一、梁(1) 框架樑一、首跨鋼筋的計算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淨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淨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淨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 夾角=45°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淨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淨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淨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樑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樑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樑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1、 普通梁箍筋設定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樑;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範圍為≥0.2Ln1≥1.5hb;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樑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pl五五開黑節投票海報突然更換,網友稱“因為親兒子不在c位”,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