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說康熙的兩份遺詔,一份僅有滿文,另一份則有滿漢文,是雍正陰謀篡位後偽造的,並不是康熙的意思,甚至有人說是年羹堯或者隆科多偽造的。也有人說康熙原本是打算把皇位傳給雍正的十四弟,是《大義覺迷錄》是雍正七年編寫的,而當時那些曾經和雍正帝作對的皇子們因為削爵囚禁大部分都已經死亡。雍正皇帝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即烏雅氏辛者庫出身,位至康熙帝德妃,但是雍正出生時烏雅氏只是貴人,位分不高的她無法親自扶養年幼的胤禛,所以胤禛只得被送到時為貴妃的孝懿仁皇后處扶養,所以對烏雅氏並不是很依賴,反而跟孝懿仁皇后關係甚好。
後來烏雅氏又誕下康熙帝十四子胤禎,後更名胤禵封恂郡王,此時烏雅氏已經是德妃,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兒子,故烏雅氏和十四子關係較好,後來雍正帝囚禁胤禵讓烏雅氏一直耿耿於懷。野史中記載說烏雅氏和隆科多或者年羹堯有私情,更有甚者說雍正帝是隆科多或者年羹堯和烏雅氏的私生子,而雍正帝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血統不正,所以逼死了烏雅氏。而這些不過是有些小說的編造而已,並不可信,因為雍正帝生於康熙十七年即公元1678年,而年羹堯生於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所以雍正帝長於年羹堯。至於隆科多那就更是無稽之談,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就算是宗親大臣,也無法自由出入內庭,何況子女眾多的烏雅氏在後宮平步青雲的烏雅氏為什麼會看上一個步軍統領呢?
殘害手足,康熙皇帝未夭折的並且長大成人的兒子一共二十四個,太子贏礽即孝誠仁皇后之子被兩立兩廢,從而讓其他的兒子生出奪嫡之心,所以康熙晚年出現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部分都是成年的皇子。殘害忠良,輔佐雍正登基有功的年羹堯和隆科多後來均被雍正帝打擊。但是我認為他們的死更多得歸咎於他們自己,隆科多之所以被打擊是因為他居功自傲擅結權黨,而年羹堯則是賣官鬻爵功高震主。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已經成熟並達到巔峰,所以兩朝君主是不願意權利落到旁人身上的,所以雍正帝才打擊這兩個有功之臣。 先說到隆科多,在雍正繼位之後跟隆科多關係非常好,朝中大小事宜都要諮詢隆科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親弟弟,所以也是雍正帝名義上的舅舅,信任自然是有的。
而後來雍正帝的態度有些轉變,開始對隆科多進行一些打擊,因為隆科多仗著自己是九門提督,開始對雍正帝的一些行為表示不滿,但未曾宣之於口,而是反過來用一些語言來責罵雍正帝殘害手足,雖沒有表達得很明顯,但是身為皇帝的雍正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至此,雍正帝與“舅舅”隆科多之間的信任就漸漸破碎。1727年,諸王議政會議商定出隆科多的罪狀,並下獄,但這些罪狀中間有些很奇怪,比如,包庇結交年羹堯等,還說隆科多結交阿靈阿等。 再來說說年羹堯,一等公年遐齡之子,年羹堯在雍正帝繼位之後任川陝總督一職,手握兵權,而他的妹妹敦肅皇貴妃子嗣眾多,年氏一家位高權重,年羹堯自己也在邊疆履立戰功,還在朝堂和御前多有失禮之舉,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滿,疑心重的雍正帝害怕有一天年羹堯會擁兵自重,所以才革去他的川陝總督之職。
但是從始至終都沒有太多的僭越的行為,從始至終他都知道自己一家的姓名都牽涉在自己身上,一損俱損,所以他對雍正帝還是衷心的,一直到他赴任杭州將軍之後收到了自裁的決斷之時,任然對雍正有些幻想。雍正真正處決他們兩個其實還有一點,就是他們掌握了朝中大臣的任命權,可以隨意更替官員,稱為“佟選”和“年選”,儘管隆科多是正常途徑選官,但是不乏會參雜個人情感。而年羹堯則是賣官鬻爵,從而賺取不義之財。兩人這樣左右朝廷用官,不僅是擅權之罪,還有結黨之罪,怎麼會讓雍正帝不忌憚?所以這兩人算不得忠良,殘害忠良我認為是純屬後人為了給雍正冠上暴君的頭銜加上捕風捉影得出的一條欲加之罪。
另外一方面,我想是關於雍正的年齡,雍正繼位時已經是四十五歲了,而位極人臣的年羹堯和隆科多極度膨脹,雍正不是庸君,對江山自然思慮周全,他害怕百年之後年佟兩人會把持朝政,以至於自己的兒子不能親政,所以才及時除去後患。 雖然雍正確實幹過許多有悖倫常的事,但是在朝政上絲毫不倦怠,非常勤政,說他是最為勤政的皇帝也不為過,國家大事不願意讓別人決斷,是個不忍大權旁落的典型的獨裁皇帝,並且未免奪嫡悲劇再次重演,他還設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另外,雍正帝還是一個接地氣的皇帝,這些也可以在他的硃批中看出來。至於雍正帝的評價,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有學者說康熙的兩份遺詔,一份僅有滿文,另一份則有滿漢文,是雍正陰謀篡位後偽造的,並不是康熙的意思,甚至有人說是年羹堯或者隆科多偽造的。也有人說康熙原本是打算把皇位傳給雍正的十四弟,是《大義覺迷錄》是雍正七年編寫的,而當時那些曾經和雍正帝作對的皇子們因為削爵囚禁大部分都已經死亡。雍正皇帝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即烏雅氏辛者庫出身,位至康熙帝德妃,但是雍正出生時烏雅氏只是貴人,位分不高的她無法親自扶養年幼的胤禛,所以胤禛只得被送到時為貴妃的孝懿仁皇后處扶養,所以對烏雅氏並不是很依賴,反而跟孝懿仁皇后關係甚好。
後來烏雅氏又誕下康熙帝十四子胤禎,後更名胤禵封恂郡王,此時烏雅氏已經是德妃,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兒子,故烏雅氏和十四子關係較好,後來雍正帝囚禁胤禵讓烏雅氏一直耿耿於懷。野史中記載說烏雅氏和隆科多或者年羹堯有私情,更有甚者說雍正帝是隆科多或者年羹堯和烏雅氏的私生子,而雍正帝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血統不正,所以逼死了烏雅氏。而這些不過是有些小說的編造而已,並不可信,因為雍正帝生於康熙十七年即公元1678年,而年羹堯生於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所以雍正帝長於年羹堯。至於隆科多那就更是無稽之談,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就算是宗親大臣,也無法自由出入內庭,何況子女眾多的烏雅氏在後宮平步青雲的烏雅氏為什麼會看上一個步軍統領呢?
殘害手足,康熙皇帝未夭折的並且長大成人的兒子一共二十四個,太子贏礽即孝誠仁皇后之子被兩立兩廢,從而讓其他的兒子生出奪嫡之心,所以康熙晚年出現了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部分都是成年的皇子。殘害忠良,輔佐雍正登基有功的年羹堯和隆科多後來均被雍正帝打擊。但是我認為他們的死更多得歸咎於他們自己,隆科多之所以被打擊是因為他居功自傲擅結權黨,而年羹堯則是賣官鬻爵功高震主。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已經成熟並達到巔峰,所以兩朝君主是不願意權利落到旁人身上的,所以雍正帝才打擊這兩個有功之臣。 先說到隆科多,在雍正繼位之後跟隆科多關係非常好,朝中大小事宜都要諮詢隆科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親弟弟,所以也是雍正帝名義上的舅舅,信任自然是有的。
而後來雍正帝的態度有些轉變,開始對隆科多進行一些打擊,因為隆科多仗著自己是九門提督,開始對雍正帝的一些行為表示不滿,但未曾宣之於口,而是反過來用一些語言來責罵雍正帝殘害手足,雖沒有表達得很明顯,但是身為皇帝的雍正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至此,雍正帝與“舅舅”隆科多之間的信任就漸漸破碎。1727年,諸王議政會議商定出隆科多的罪狀,並下獄,但這些罪狀中間有些很奇怪,比如,包庇結交年羹堯等,還說隆科多結交阿靈阿等。 再來說說年羹堯,一等公年遐齡之子,年羹堯在雍正帝繼位之後任川陝總督一職,手握兵權,而他的妹妹敦肅皇貴妃子嗣眾多,年氏一家位高權重,年羹堯自己也在邊疆履立戰功,還在朝堂和御前多有失禮之舉,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滿,疑心重的雍正帝害怕有一天年羹堯會擁兵自重,所以才革去他的川陝總督之職。
但是從始至終都沒有太多的僭越的行為,從始至終他都知道自己一家的姓名都牽涉在自己身上,一損俱損,所以他對雍正帝還是衷心的,一直到他赴任杭州將軍之後收到了自裁的決斷之時,任然對雍正有些幻想。雍正真正處決他們兩個其實還有一點,就是他們掌握了朝中大臣的任命權,可以隨意更替官員,稱為“佟選”和“年選”,儘管隆科多是正常途徑選官,但是不乏會參雜個人情感。而年羹堯則是賣官鬻爵,從而賺取不義之財。兩人這樣左右朝廷用官,不僅是擅權之罪,還有結黨之罪,怎麼會讓雍正帝不忌憚?所以這兩人算不得忠良,殘害忠良我認為是純屬後人為了給雍正冠上暴君的頭銜加上捕風捉影得出的一條欲加之罪。
另外一方面,我想是關於雍正的年齡,雍正繼位時已經是四十五歲了,而位極人臣的年羹堯和隆科多極度膨脹,雍正不是庸君,對江山自然思慮周全,他害怕百年之後年佟兩人會把持朝政,以至於自己的兒子不能親政,所以才及時除去後患。 雖然雍正確實幹過許多有悖倫常的事,但是在朝政上絲毫不倦怠,非常勤政,說他是最為勤政的皇帝也不為過,國家大事不願意讓別人決斷,是個不忍大權旁落的典型的獨裁皇帝,並且未免奪嫡悲劇再次重演,他還設立了秘密立儲的制度。另外,雍正帝還是一個接地氣的皇帝,這些也可以在他的硃批中看出來。至於雍正帝的評價,在不同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