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59353956607

    1、頭尾部位頭:肉少皮多,可用來醬、扒、煮等。尾:羊尾以綿羊為佳,綿羊尾脂肪豐富,質嫩味鮮,用於爆、炒、汆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2、前腿部位前腿:位於頸肉後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於燒、扒;其他的肉質性脆,筋較多,宜用於燒、燉、醬、煮等。頸肉: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燒、燉以及制餡等。前腱子:肉質老而脆,纖維很短,肉中夾筋,適於醬、燒、燉、滷等。3、腹背部位脊背:包括里肌和內外脊肉,俗稱扁擔肉。外脊肉位於脊骨外面,呈長條形,外面有一層皮帶筋,纖維呈斜形,肉質細嫩,專用於較嫩菜餚的主料,用途較廣,用於涮、烤、爆、炒、煎等;裡脊位於脊骨兩邊,肉形似竹筍,纖維細長,是全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膜後用途與外脊相同。肋條:俗稱方肉,位於肋骨裡面,肥瘦互夾而無筋,越肥越嫩,質地鬆軟,適於涮、燜、扒、燒、制餡等。胸脯:位於前胸,形似海帶,肉質肥多瘦少,肉中無皮筋,性脆,用於烤、爆、炒、燒、燜等。腰窩:俗稱五花,位於肚部肋骨後近腰處,肥瘦互夾,纖維長短縱橫不一,肉內夾有三層筋膜,肉質老,質量較差,宜於醬、燒、燉等。腰窩中的板油叫腰窩油。4、後腿部位後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較廣。其中位於羊的臀尖的肉,亦稱“大三叉”(又名“一頭沉”),肉質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層夾筋,去筋後都是嫩肉,可代替裡脊肉用。臀尖下面位於兩腿襠相磨處,叫“磨襠肉”。形如碗,纖維縱橫不一,肉質粗而松,肥多瘦少,邊上稍有薄筋,宜於烤、炸、爆、炒等。與磨襠肉相連處是“黃瓜肉”。肉色淡紅,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一條斜纖維,一條直纖維,肉質細嫩,一頭稍有肥肉,其餘都是瘦肉。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有一塊凹形的肉,纖維細緊,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叫“元寶肉”、“後雞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裡脊肉使用。後腱子:肉質和用途與前腱子相同。5、其他脊髓:在脊骨中,有皮膜包住,青白色,嫩如豆腐,用於燴、燒、汆等。羊鞭條:即腎鞭,質地堅韌,可用於燉、燜等。羊腎蛋:即雄羊的睪丸,形如鴨蛋,可用於爆、醬等。奶脯:母羊的奶脯,色白,質軟帶脆,肉中帶“沙粒”,並含有白漿,與肥羊肉的口味相似,可用於醬、爆等。

    家鄉的味道a

    頭尾部分:

    1、頭 皮少肉多,可用來醬、扒、煮

    2、尾 綿羊尾多遊,用來爆、炒、氽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前腿部位:

    3、前腿 胸部肉適宜燒、扒;其他的肉多筋,只適宜燒、燉、醬、煮等。

    4、頸肉 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燉及制餡。

    5、前腱子 肉老而脆,肉中夾筋,適宜醬、燉、燒等。

    腹背部位:

    6、脊背 外脊肉可用來涮、烤、熘、爆、炒、煎等;裡脊肉是羊身上最嫩的兩條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掉膜筋後用途與外脊相同。

    7、肋條 無筋,肥瘦兼有,適宜涮、烤、炒、爆、燒、燜、扒等。

    8、胸脯、腰窩 胸脯肉質肥多瘦少,用於烤、爆、炒、燒、燜等;腰窩肉質老,質量較差,適宜醬、燒、燉等。

    後腿部位:

    9、後腿 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很廣。(小百貨語:差不多什麼都行。)

    10、後腱子 肉質和用途與前腱子(5)相同。

      1、脖頸即脖頸肉。質地老,筋多,韌性大。適於燒、燉及制餡。

      2、上腦位於脖頸後、脊骨兩側、肋條前。質地較嫩,適於熘、炒、氽等。

      3、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外覆一層層薄膜,肥瘦很合,質地鬆軟。適於扒、燒、燜和制餡等。

      4、哈利巴包著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連,質地較老,適於燉、燜、燒 等。

      5、外脊脊骨兩側的肉。纖維細短,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頸下、兩前腿間。肥多瘦少,無筋。適於燒、燜、扒等。

      7、裡脊緊靠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纖維細長,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後端,羊尾前端。有一層夾筋,肥瘦各半。適於炒、爆等。

      9、磨檔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質地鬆軟,適於爆、炒、炸、烤等。

      10、黃瓜條(包括底板)磨檔前端,三岔下端。質地較老,適於炸、爆等。

      11、腰窩後腹部,後腿前。肥瘦夾雜,有筋膜。適於燉、扒等。

      12、腱子前後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稱前錘子,後腿上的稱腱子。肉中夾筋 ,筋肉相連,適於醬制。

      13、羊尾綿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濃香,羶味較重,適於炸和拔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這就是街舞》中,高博和馮正的正面pk,你認為誰跳得最好,最能打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