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從小我們就會背誦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汙與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典型的託物言志詩。那麼什麼是託物言志呢?

    “託物言志”是指透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於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於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於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託”借、假託的意思,可以從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來描述物表現志。透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

    怎樣才能寫好託物言志的作文呢?其實託物言志類的文章我們也接觸過,比如七年級上冊的《紫藤蘿瀑布》、《貝殼》、《蟬》都是屬於這一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宗璞筆下的紫藤蘿花,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與蓬勃。作者正是借這開得熱鬧繁盛的紫藤蘿,表現了排遣“這些時一直壓在心上的焦慮和悲痛”,對那個瘋狂的年代既無花又無香,似乎“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的憤懣之情,抒發自己在紫藤蘿淡紫的輝煌和淡淡的芳香的感染下,有了“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產生了雖遭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感悟,要去創造生活,“不覺加快了腳步”的美好願望。作者筆下的紫藤蘿花瀑不只是大自然中的景物的寫實,而是人生的象徵,是人的精神、品格和意志的象徵。 《貝殼》作者藉助一枚小小的貝殼,演繹出了她對人生、對生命的深刻體會,耐人尋味。一枚小小的貝殼,卻“非常堅硬和精緻”,而且很貴重,這是貝殼的鮮明特徵,這樣精緻的居所就是為了海貝那脆弱和卑微的生命。貝殼的這一形態

    特徵,引發了作者深沉的思考:人在世上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比海貝更長更多,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苟,從而也能給世間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歎的東西來。

    《蟬》作者借小小的蟬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要積極地面對,熱情投入,以樂觀的態度應對生活,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精彩。

    透過回顧《紫藤蘿瀑布》、《貝殼》、《蟬》,我們可以發現託物言志類文章的共同特點,即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絡。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在運用託物言志寫作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託物言志類的文章,“物”是材料,是作者寄情託意的載體。體物是為了寫志,描形是為了傳神。寫作中既要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物”的內在的“神”。

    (二)託物言志類的文章,文中之物,不是作者的信手拈來,也非一味刻意搜尋的結果,而是作者的情思感悟與某種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與溝通。攝取入文的物,無所謂高下優劣,也不論鉅細新舊,巍峨的山峰,飄零的樹葉,一串腳印,一根火柴,時鐘的“滴答”,泉水的“叮咚”,只要是令你心有所動,情有所鍾的,都可以由你任意驅譴,把自己對生活的思索和領悟準確形象地揭示出來。

    (三)託物言志類文章,“言志”與“託物”不能割裂遊離,二者在文中渾然天成,要力避人為附會的斧鑿之痕。文中所言之志,應是所託之物固有特徵給讀者的自然啟示,因而,決不能架空遊離於物外,隨意引申,牽強生髮。

    (四)託物言志類的文章,“志”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是作者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受作者認識水平和審美情趣的制約,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和個性化的色彩。相同的“物”可以表達多樣的“志”。

    總之,寫作託物言志類的文章,“言志”必須思想正確、深刻,情趣健康、高雅,應能給讀者以美感的享受,哲理的啟示,有益的鞭策。文中所託之物,與所言之志要像水乳般的自然交融,不能簡單粘合,不可生硬攪拌。既不要把欲言之志擱置一旁,對物作純客觀的描摹狀寫,也不要扭曲變形物的固有特徵去任意附會圖解概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事行政部年底總結結尾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