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盧氏
-
2 # 東山草堂珍玩
現在文物市場文物是不是越來越少?是的,大浪淘沙,有一部分文物被收藏部門永久收藏,有一部分流落街頭,淪為地灘貨,得不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從此不被重視,得不到保護而消亡!還有一部分被轉賣到國外,很難有機會再回來了!我自己大部分藏品就來至地灘,有次在古玩市場地灘上看到一件 鏤空青花瓷器蒜頭瓶,挺漂亮的,我隨手拿起來一看哈有年頭了,看著不被賣主重視,厚厚的落滿塵土!問多少錢1000元,我不動聲色的還了一半價500元就得手了。回家洗乾淨是稀有的元青花!所以說,古玩市場有價值的文物還是有,絕大部分是得不到認可而消失,再不採取又效的保護措施這些不可複製的精美文物就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不能再鼓吹古董市場沒有文物了,而很多文物得不到應有的價值被人丟棄,是制度的輩哀,扶持了少數有話語權人,炒來炒去就那麼幾件,而市場中絕大部分被拒之門外,得不到器重!
-
3 # 只論真品
古玩,收藏家已迴歸理性,樹起了自己的愛好和信仰,不再被祟金所迷倒,你有你的金銀萬貫,鈔票成房成梱。死了廢紙一堆,我有我的精神享受,情趣萬千。死了快樂之死。幸福的享受之死。有鈔票成房成疊空虛之死,因為它是紙,到陰間不會變為錢流通。
-
4 # 文武珍藏
市場那來的文物,都是一些古董文玩、老物件而已,再說了市場上多數是一些仿品、臆造品工藝品罷了!別動不動就‘文物文物’的嚇死寶寶了!
-
5 # 豪威57688196540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文化大革命運動,破四舊運功,破壞,損失了相當多的好文物,又經一80年代初文物古董市場剛好復甦,普通民眾對文物價值意識不高,很大一部分好的東西在那時候能換點錢的都已經出手了,經過幾十年的洗禮,和網路知識普及,人們對文物意識提高了撿漏的機會少了,但是有一種撿漏機會盜墓人手裡東西,和小偷偷出來文物。
-
6 # 曹氏古董珍玩
本人收藏了一件十分稀見的漢代和田青白玉硯臺,造型精美,重達2480克,此件區域性呈現原本色玉質、沁色和鈣化塊壯形,自然包漿特別美。刀法蒼勁有力,粗獷流暢,以淺浮雕和圓雕手法。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稀世之寶。請各位大仙鑑賞。注:(首次公開發布)
-
7 # 噠噠哈妮
現代社會[收藏]已不再是一個讓人陌生的詞語了,扮隨近幾年的收藏熱潮,收藏行業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了,收藏的人日益增多,物件有限這是一方面。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現在正處在國家繁榮昌盛時期,是古董躁動之時,所以收藏的比賣的多。
-
8 # 光頭強31701
據史料記載,明宣德皇帝在位期間,對香爐十分嗜好,而當時的香爐材質都是銅質的,因而特意下令從暹羅國,也就是現在的泰國進口了一批紅銅。這批紅銅後來按照官窯的款式製作了很多香爐,成為聞名世界的銅香爐作品。只不過,因為後期戰亂以及毀壞等緣故,導致能見到的極少
回覆列表
本來文物市場的文物是很多的,“偽專家”口口聲聲說地攤沒真貨,“國寶幫”一心花低價買所謂的“國寶”,真正的文物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和打壓,長此以往,賣真文物的人也懶得去文物市場擺攤了,真正的收藏家也不去文物市場浪費時間了,所以才造成了遍地“國寶”的現狀。
五年前,我每個週六週日都在西安興善寺和八仙庵擺地攤,早上五六點開始擺,中午十一點收,兩個半天下來,營業額基本都是五六千塊錢,不算好也不算壞,基本都是固定客戶或潛在客戶,後來伴隨著“國寶幫”的異軍突起,去西安一次最多就是千把塊錢的營業額,還不如坐在家拿著手機聯絡客戶發快遞舒服,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文物市場遍地假貨,對於職業收藏家來說,永遠都是買不完的文物,賣不完的古董。